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30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188篇
财政金融   6443篇
工业经济   2405篇
计划管理   13497篇
经济学   9098篇
综合类   3983篇
运输经济   477篇
旅游经济   93篇
贸易经济   10120篇
农业经济   2589篇
经济概况   9227篇
信息产业经济   45篇
邮电经济   227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519篇
  2022年   485篇
  2021年   615篇
  2020年   641篇
  2019年   686篇
  2018年   320篇
  2017年   715篇
  2016年   950篇
  2015年   1486篇
  2014年   3524篇
  2013年   3214篇
  2012年   3571篇
  2011年   3963篇
  2010年   3975篇
  2009年   4151篇
  2008年   5520篇
  2007年   4185篇
  2006年   3492篇
  2005年   3278篇
  2004年   2133篇
  2003年   2532篇
  2002年   1834篇
  2001年   1279篇
  2000年   1215篇
  1999年   410篇
  1998年   472篇
  1997年   450篇
  1996年   392篇
  1995年   386篇
  1994年   383篇
  1993年   208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287篇
  1990年   219篇
  1989年   21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吴传琦  张琪 《南方经济》2021,40(4):18-36
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国不同部门市场化程度有所差异,劳动供给的部门异质性随之体现。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结合汉森门槛回归模型和劳动供给模型,依托部门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性,文章探讨了工资对劳动力个人供给的非线性影响及其部门异质性。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我国市场部门与公共部门劳动力的个人劳动供给有所差异。第二,工资与个人劳动供给呈现非线性关系并且存在部门异质性。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工资对个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三个"突变点",工资门槛均使得工资"激励效应"加强并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第三,劳动供给的工资门槛存在性别、城乡和行业异质性。第四,随着年龄增长、人力资本积累,个人劳动时间供给趋于降低,签署书面劳工合同使得市场部门劳动力工作时间显著增加,而政治面貌显著影响公共部门劳动供给。总体来看,无论是市场部门还是公共部门,我国劳动力个人供给曲线均未"向后弯曲",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提升居民幸福感等议题需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开放式创新和二元创新理论,运用问卷调查以及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了开放式创新条件下的内外部网络关系对企业二元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伙伴即科研伙伴和商业伙伴的合作强度均对企业二元创新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企业员工的网络关系资本也对企业二元创新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科研伙伴和商业伙伴的合作强度通过正向影响员工的网络关系资本来推进企业二元创新,网络关系资本呈部分中介并起到知识吸收平台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如何正确处理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三者之间的关系,这对于企业在经营当中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来说在世界范围内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的关系,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实务界都存在较大的争议,部分人认为三者都归属于会计范畴,也有人认为三者相互联系但独立存在。文章根据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其关系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济》2019,(2):35-42
在绿色信贷发展潜力依旧巨大的背景下,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探究银行、企业间的绿色信贷借贷关系,对于进一步促进绿色信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互惠性视角出发,分析绿色信贷借贷关系中的互惠性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构建银行、企业的互惠性基础博弈模型,通过引入政府这一主体对互惠性基础博弈模型进行拓展。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应当与企业培养正的互惠性借贷关系,并尽可能避免负的互惠性借贷关系;银行、企业实施绿色信贷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与对方给予自己的互惠性程度呈同方向变化;行业自律组织和政府的存在,可以有效保证正的互惠性借贷关系的形成。因此,要形成正的互惠性借贷关系,不仅要完善国家或者行业自律组织的相关制度体系,还要培养银行和企业内部的互惠性意识。此外,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动态信息共享平台等都是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