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55篇
  免费   736篇
  国内免费   402篇
财政金融   7151篇
工业经济   3029篇
计划管理   11745篇
经济学   14434篇
综合类   4576篇
运输经济   689篇
旅游经济   285篇
贸易经济   13012篇
农业经济   4411篇
经济概况   14237篇
信息产业经济   206篇
邮电经济   218篇
  2024年   464篇
  2023年   1598篇
  2022年   1621篇
  2021年   1952篇
  2020年   1617篇
  2019年   1831篇
  2018年   689篇
  2017年   1405篇
  2016年   1711篇
  2015年   2599篇
  2014年   5460篇
  2013年   4400篇
  2012年   5191篇
  2011年   5865篇
  2010年   5246篇
  2009年   5029篇
  2008年   5519篇
  2007年   4362篇
  2006年   3711篇
  2005年   3538篇
  2004年   2620篇
  2003年   2238篇
  2002年   1217篇
  2001年   1001篇
  2000年   790篇
  1999年   324篇
  1998年   261篇
  1997年   298篇
  1996年   259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161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基于环境规制的视角,采用中国2004-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OFDI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结果表明:OFDI显著提升了国内创新效率,但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三重门槛效应;较低的环境规制强度对OFDI逆向创新溢出的积极影响相对有限,只有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越一定门槛水平时,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但这并不意味着环境规制强度越高越好,过于严厉的环境规制反而会弱化OFDI的逆向创新溢出;当前的环境规制强度虽未能最有力地驱动OFDI的逆向创新溢出,但这距离跨入环境规制的最优区间并不遥远,短期内通过环境规制手段进一步释放OFDI的逆向创新溢出是切实可行的,但长期内也不能忽视环境规制"度"的限制;在环境规制约束下,OFDI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表现出了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表现为正向的倒"U"型、"U"型和倒"U"型非线性规律,在"一带一路"地区和非"一带一路"地区分别具有正向的倒"U"型和"U"型非线性特征,这些发现为在不同空间实施差异化和动态化的环境规制政策,进而更有效地促进OFDI逆向创新溢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2.
43.
为提升大气污染整体防治水平, 环保部等部门于2010 年5 月发布了 《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241 个地级市的数据, 对联防联控政策效应及其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我国空气污染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 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 联防联控政策确实降低了空气污染水平。 且联防联控政策主要通过控制空间相关效应降低了空气污染水平。 进一步地, 本文发现当前空气污染会抑制经济增长, 而联防联控政策可以有效缓解工业企业高污染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 因此, 应该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 有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44.
45.
《经济师》2015,(8)
资源型区域是一种因资源而兴,又因资源枯竭而陷入发展危机的区域。文章从对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的定义研究开始,对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的有利条件了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可以通过加强人才建设、利用外部援助、加大政府的推动作用、发展绿色产业、净化人居环境等途径,来进一步促进对资源型区域率先转型发展的成功。  相似文献   
46.
文章对国内外特色产业发展理论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选择和应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7.
考察中国经济发展70年的区域态势,前提是要认识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域观特征。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之一是:作为一个决定性角色,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在中国经济中,党的作用并非能在主流经济学的微观—宏观范式构架中所定义的关于"政府"功能的假设中所涵盖。"以党领政"和"以党导经"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基本特质。党的经济地位和角色功能具有超然性,但又对经济活动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穿透性,这种影响力和穿透性体现为全局性"意志",即决定着70年经济发展价值取向的一贯性。中国经济70年发展过程的历史分期是由党的重要会议和重大决定来划定的,舍此没有更为科学可信的客观标志。  相似文献   
48.
随着房地产行业和金融业两个行业的不断发展,其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从而使两者之间的风险传递更具有敏感性和迅速性。文章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对金融体系稳定性影响的5个传导机制,并通过分析山东省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指标对房地产价格变动对金融稳定性影响做出基本判断,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9.
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其中提到中国建设质量强国的一大主要目标是要注重区域质量水平的整体跃升。区域协调与共享、区域创新发展、主体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与转型升级、区域环境容量与绿色发展、区域科技发展、产业梯度转移与升级、特色小镇建设与区域质量品牌打造等问题再次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实现质量提升需要关注的重点。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当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互联互通和差异化发展格局,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困境有哪些,着力点在哪里,如何破除区域发展质量提升的瓶颈,如何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如何打造中国品牌、树立中国区域经济新形象等问题是以区域经济质量提升实现对中国经济带动式发展的重点问题。本期特别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上述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国建设质量强国与实现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