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8篇
财政金融   1013篇
工业经济   369篇
计划管理   1302篇
经济学   1598篇
综合类   524篇
运输经济   129篇
旅游经济   20篇
贸易经济   1228篇
农业经济   672篇
经济概况   219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1篇
邮电经济   4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567篇
  2012年   654篇
  2011年   695篇
  2010年   691篇
  2009年   671篇
  2008年   833篇
  2007年   776篇
  2006年   762篇
  2005年   743篇
  2004年   449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国土经济》2005,(9S):63-63
2005年宜宾县国土资源局以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为重点,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执行国土资源基本国策,切实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挖掘潜力、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服务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02.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给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达3倍之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收入差距造成了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这种流动直接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保持人口数量的适度增长对于经济相对高速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本高度集聚的城市是必然而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3.
单玉丽 《发展研究》2005,(11):23-24
一、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内部发展差异 闽东北经济协作区运行19年来取得瞩目的成效,但由于地理区位、自然资源、文化传统和政策、体制等诸多原因的作用,"共同发展"的愿望并没有真正实现,相反地,地区发展差异不断扩大,两极分化的二元经济特征日趋明显.如果取通常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人均财政收入和代表工业化程度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等指标进行比较,则不难看出,地处沿海的福州市、莆田市与地处内陆山区的南平市、三明市以及一直被列为山区而实际上是沿海的宁德市之间,各指标的总量和人均量的差异在不断扩大.从表1可见,1991年到2003年,沿海两市GDP总量增长9.4倍,山区三市增长6.6倍.  相似文献   
104.
《大陆桥视野》2006,(1):48-48
陆桥保税物流是以新亚欧大陆桥为载体,将保税制度与沿桥物流运输相结合,形成以国际物流为重点的陆桥现代物流体系。发展陆桥保税物流,争取国家对沿线地区的保税政策扶持,提高开放层次,必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5.
京津冀经济圈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丽姝 《经济论坛》2005,(17):13-16
京津冀经济圈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协调发展特别是产业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制造业不但是创造国民经济财富的重要力量,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在区域产业系统的整合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成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首要研究对象。京、津、冀三地将自身制造业的发展置于经济圈背景中,会取得共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6.
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中国区域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城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绩效.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区城经济发展思想经过了从平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变过程,并在不同的时期,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从毛泽东到胡锦涛的中国历代领导人的区域经济思想进行述评,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07.
沈静  陈烈  孙海燕 《经济地理》2004,24(4):494-498
全球化加速发展,对区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引起了湛江市周边区域环境发生着变化,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崛起、“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建设、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文章以此为背景,分析了湛江市的区域地位(包括区位条件、区域优势和区域地位),对湛江市域发展战略进行了思考,提出战略目标和重点,主要在培育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以及实施点轴带动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在不完全信息长期博弈模型框架下,结合资源禀赋讨论了区域长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合作与冲突问题。研究表明:区域长期协调发展战略存在“囚徒困境”的问题,但为了获取长期利益最大化可以放弃短期利益,建立长期协调发展的战略。当然该目标的实现还需要靠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正确的区域经济政策来保障。  相似文献   
10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不存在经济增长的绝对收敛,而存在条件收敛,实施适宜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促进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0.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收敛现象较为明显。地区人均GDP增长不仅持续上升,而且水平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存在条件收敛现象,并且东部和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现象显著。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增长收敛趋势愈发突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也未影响增长收敛的发展态势。未来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补上各地制度和要素的短板,积极培育和发展有利于地区人均GDP增长收敛现象产生的一系列基础性因素,以实现区域更加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