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63篇
工业经济   49篇
计划管理   152篇
经济学   54篇
综合类   48篇
运输经济   9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01篇
农业经济   19篇
经济概况   94篇
邮电经济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盗割通信电缆的犯罪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单独构成盗窃罪或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还存在此罪与彼罪的竞合,在刑法适用中存在多种定性。但由于最高法司法解释中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定罪起点过高,导致对犯罪打击不力。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司法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2.
律师问答     
《施工企业管理》2007,(1):100-100
2005年1月1日起生效的《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在行业内产生了较大影响。本刊特邀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朱树英.对该司法解释如何应用问题作了解答。  相似文献   
73.
律师问答     
《施工企业管理》2007,(4):106-106
2005年1月1日起生效的“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在行业内产生了较大影响。本刊特邀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朱树英,对该司法解释如何应用问题作了解答。  相似文献   
74.
“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不是判断商标混淆的唯一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商标法司法解释》)指出的“存在特定联系的商品”,以及《商标法》(2001)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反淡化”,都是禁止商标混淆的基本规则。然而,目前在我国商标法实践中,参照《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下称《区分表》)判定商品类似,这已经成为工作习惯,《区分表》几乎等同于“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确定性判定,几乎成为判定商标混淆的唯一标准,这个现象应当引起业界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75.
月历     
《经贸实践》2007,(8):54-54
59部法规元旦起实施 2007年元旦,将有59部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开始实施。其中。国家级法规28部,地方级法规31部。开放、人权、规范,成为本月法规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76.
司法解释制度与成文法一样存在局限性,社会经济生活的快速变化使成文法与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但通过判例的适用,使法律规范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相适应。中国学者就如何在中国建立判例法制度并无系统性的论证,笔者亦仅就司法解释判例化必要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7.
在现实中,建设工程出现转包是屡见不鲜的,但建设工程实务中对于如何认定工程转包以及如何区分工程转包与劳务分包,内部承包却一直没有明确的解析.我国《建筑法》规定,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2005年1月1日颁布施行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下称《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对转包、分包的合同效力做出了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78.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近日表示,对破产案件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疑难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将尽早出台涉及整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全面系统的司法解释。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  相似文献   
79.
会计师事务所民事责任问题多年来在会计职业与法律界以及社会公众之间难以达成共识。2007年司法解释在界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民事责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本文从新司法解释在提高职业准则法律地位入手,阐述会计师事务所民事责任的一系列新变化。  相似文献   
8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第六条强调,“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能拍卖、变卖或者抵债”。新规一出,一方面令银行叫苦不迭,紧急出招应对,另一方面需要买房的普通老百姓,以及有难言之隐的不还贷或还不起贷款的业主也对新的司法解释意见不一。那么法院的《规定》究竟是众望所归还是值得商榷,《规定》到底保护的是谁的利益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