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共识已经破局,改革的驱动被利益的博弈取代。在共识模糊的前提下,利益及权益的重新设定被延误了下来,于是,无数经济乱象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42.
43.
吴晓波一直很想搞清楚,在过去的这130多年里,中国及中国企业的成长脉络到底是什么,是否存在着一种一脉传承下来的传统。如果中国企业要在世界上形成真正的势力,那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传统和文化体系,而事实上,还很少有人注意或致力于这项工作。中国企业是否仍将在一条辽阔的大道上飞奔?吴晓波天生是一个乐观与悲观主义的混合体,这种奠名其妙的性格无可救药地渗透在他的新作《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史1978年-2008年》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44.
46.
47.
“我认为,做强制造业是体现浙商实力的关键,但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必须给制造业安上一个‘脑袋’:商业模式的创新;接上‘翅膀’:对接信息化与对接编虫资本。” 相似文献
48.
当我们读完吴晓波的这部书稿,内心的感动促使我们立即决定对其进行选载。书中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经历的阵痛和经济思想变革的种种历程,以及整个国家和普通民众为改变命运埋头前行的点点滴滴。当我们习惯了与己无关的久远历史。突然全局性地看到自己今天的生活和身边的整个社会是怎样一步步艰难到来之时。内心的震撼可想而知。这个伟大的时代,由这样一部著作来梳理她的干枝叶脉,来承载她的光荣与梦想。我们认为是严肃的、有价值的。由是我们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历史其实是一个坐标,通过历史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的脉络和因果,也明白了我们从哪里来,还要到哪里去。全书上卷截至1992年,中信出版社明年一月出版。
本刊选择了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1978年、1984年、1992年三章进行精编连载。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49.
50.
吴丹 《21世纪商业评论》2013,(22):104-104
“人们可以用三种方式去研究经济:通过理论、通过统计和通过历史。”21CBR:衡量财经类书籍品质的标准是什么?吴晓波:张五常曾说:“问题有重要与不重要之分,做学问要找重要的入手,选上不重要的问题下功夫,很容易转跟问断送学术生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