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7篇
工业经济   13篇
计划管理   82篇
经济学   19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36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27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新华网消息 国际劳工组织2月1819发布报告说,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亚洲今年失业人口预计比去年增加720万.达9700万,失业率将由4.8%升至5.1%。报告说,按照最悲观预测.亚洲失业人口甚至可能比去年增加2230万.达到1.13亿。  相似文献   
72.
形成与发展 SA8000(Social Accotratability 8000)是一些非政府国际组织联合欧美的跨国公司,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世界人权宣言以及联合国儿童权益公约,制定了SA8000社会责任标准.SA8000是全球首个关乎道德、人权规范的标准,其宗旨通过对劳工权利保护的合格评定来推进企业的人权保证,它要求制造商、供应商和经销商的制造、供应和经销行为符合国际社会对其的社会责任要求.SA8000要求企业所提供的产品符合最低劳工标准,并且拒绝进口那些没有达到SA8000要求的制造商和供应商的产品.通过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联合行动,使劳工权利保护国际化,最终把贸易和劳工问题挂钩.  相似文献   
73.
论促进公平经济增长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仅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看,2002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人均收入是农民人均收入的3.11倍,已大大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而且农民的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1992-1993年的水平,比城镇落后10年。在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资料中,中国也是城乡收入差距超过2:1的仅有的三个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74.
《中国就业》2007,(9):4-5
国际劳工组织举办的亚洲就业论坛8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增长、就业和体面劳动”。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出席13日开幕式并致辞,代表中国政府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希望亚洲各国扩大共识、分享经验、加强合作,为实现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体面劳动的良性互动而共同努力。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中国劳动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分别在开幕式上讲话。中国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主持开幕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75.
近些年来,小额保险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在研究和推广小额保险;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开展了小额保险。印度、菲律宾、孟加拉等发展中国家开展小额保险的经验已经证明:在缺乏社会保障体系的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76.
吴朝阳 《金融纵横》2000,(10):13-15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国际劳工条约》规定,失业救济、保险适用于所有工薪人员。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覆盖面只限于国有企业职工。从失业保险改革的目标看,凡是一有可能失业的劳动者,都应纳入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  相似文献   
77.
海外资讯     
《人力资源》2009,(13):53-53
国际劳工大会关注全球就业危机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新发布的《全球就业趋势》报告预测,今年全球失业人口将可能达到2.4亿,比2007年增加近6000万人,各国的失业率普遍提高,最高达到7.4%,明显高于早前的估计,随着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的持续恶化,有可能使失业人口和在职贫穷人口的数量进一步增高。  相似文献   
78.
职场     
《经济纵横》2006,(10):9-9
国际劳工组织:全球工作场所暴力“蔓延”;中高级人员跳槽后年薪上涨一半;专家预计: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呈负增长;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狂揽中国人才;富翁1分钟收入排行榜 盖茨6659美元/分;全球71城市薪酬指数:北京排倒数第七。[编者按]  相似文献   
79.
非正规就业的概念最早由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国外一般称之为非正规部门就业或非正规组织形式就业。广义地讲,它是不注册、不纳税的活动中的就业,原意指劳动者不依靠政府创造而自主就业的过程。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薛昭望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非正规就业作如下定义:广泛存在于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中的,有别于传统的就业形式。包括:  相似文献   
80.
《WTO经济导刊》2013,(7):20-20
日立嗣定新人权方针HitachiGroupAdoptsHumanRightsPolicy5月,日立集团颁布覆盖全公司范围的新人权方针。这项方针以《联合国商业和人权指导原则》为基准,参照《国际人权公约》和国际劳工组织《工作基本原则与权利宣言》制定。方针重点阐述日立企业社会责任承诺,对业务所在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权定义做出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