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457篇
工业经济   27篇
计划管理   165篇
经济学   366篇
综合类   137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477篇
农业经济   31篇
经济概况   46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制度金融学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Institution)对经济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这一基本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目前,新制度经济学已成为国内外经济理论界最活跃、也最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由  相似文献   
32.
33.
34.
35.
非典型肺炎肆虐,对我们是当头棒喝。多少年了,我们习惯了把眼光放在国民收入增长、个人存款额、股市指数上面。来一个“非典”,我们赫然发现,我们的卫生条件、医疗服务多么不足,更严重的是,我们竟然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本末倒置,忘记了幸福不是有多大叠的钞票,而是身心的健康。  相似文献   
36.
从我国经济金融等综合角度看。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具有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重要影响。其中自身经济阶段和金融条件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不仅是我国短期经济金融利益的保障。而且是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的调控目标和改善方向。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更是我国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刊邀请五位嘉宾共同来分析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现状及影响。探讨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成因及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37.
利用外资在弥补我国资金、外汇、技术缺口的同时也会对我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本从国际收支平衡、币值稳定、外债危机、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外资对我国金融安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确保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8.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及对货币政策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可以是1年、1个季度或1个月),本国居民与外国居民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账户可以分为三大类: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错误和遗漏账户。从1994年开始,我国的国际收支不  相似文献   
39.
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8591比1(见图1)。与汇改前相比,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了20.7%,其中汇改后对美元累计升了18.2%,今年以来升了6.5%。与一季度相比,2008年二季度人民币汇率弹性有所降低,各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升值3.3%、9.6%和15.7%(折年率)。二季度,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3%,  相似文献   
40.
2006年,我国持续较大顺差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贸易顺差明显扩大和外汇储备较快增长。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刚刚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作了全面和深刻的阐述,指出目前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矛盾,己由过去的外汇短缺转为贸易顺差过大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阐述“必须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六个必须”的新认识时,第四个“必须”就是“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同时,还提出要切实把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四个着力”上,即: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按照全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