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457篇
工业经济   27篇
计划管理   165篇
经济学   366篇
综合类   137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477篇
农业经济   31篇
经济概况   46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建 《经济导刊》2003,(11):46-50
美元贬值对美国GDP贡献率约1%;美国政府通过“弱势美元”政策刺激经济,降低通货紧缩的风险。 欧元在震荡中上升是2003年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 亚洲主要货币低估将导致世界经济失衡。  相似文献   
72.
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传统理论与现实状况两方面分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国际金融现象-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本认为,传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对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失灵问题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由于理论的缺陷及现实的变迁,这些解释不充分。当代货币贬值的国际遐以效应失灵问题主要来自于贬值陷阱及国际游资冲击,本指出,国际收支逆差国企图只通过货币贬值策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本建议,国际收支逆差国应尽量放弃通货贬值这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策略。采取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相似文献   
73.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双顺差现象,外汇储备已达到了九千多亿美元,如何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便成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文章认为:可通过加快立法、完善政府职能等促进企业对外投资,从而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74.
徐扬 《经济视角》2006,(11):53-54
一、我国目前国际收支状况及其影响据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2006年1-5月,中国累计贸易顺差达467.9亿美元,同比增长41%,其中5月当月实现贸易顺差13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从进、出口月度增长额看,今年进口一度呈加快之势,并于3月份创下峰值达668.5亿美元,但随后下降至5月份的601.1亿美元,而出口总体保持了稳定增长。分国别看,目前欧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5个月中欧双边贸易总额达983.3亿美元,增长20.2%;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前5个月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973.7亿美元,增幅达25.4%,其中1-4月我国对美实现了贸易顺差393.2亿美元。今年…  相似文献   
75.
在国际收支的货币主义理论背景下,资本流动与货币供应量之间是一个循环反复的作用过程,二者的相互作用在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取得新的均衡时结束。借助IS—LM—BP模型可以将这种复杂的循环作用过程以及作用结果通过图形进行演绎。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IS—LM—BP模型与开放经济下的AS—AD模型分析表明,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流出对国内货币供应量有紧缩效应,并使价格总水平下降;相反,资本流入对国内货币供应量有扩张效应.使价格总水平上升。  相似文献   
76.
加入WTO后,中国进出口总额将得到较快增长,进出口顺差缩小甚至可能出现贸易收支逆差,中国新由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资本项目收同差将保持并且有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77.
净流入冲击“资本门” 2004年,我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银行结售汇顺差加大,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其中,资本和金融交易项目顺差比例不断上升,成为国际收支顺差主要来源,资本大量净流入已成为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因素。为遏制国际资本的过度流入和结汇,外汇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奖出限入:一是调整外债管理政策,合理控制外债流入总量;  相似文献   
78.
(一)美元贬值的由来:美国公开的仍唱“强势美元”之调,实则采取放任贬值的宽松货币政策,就是大幅度提升货币供应量.这成为美元对其他货币走低的基础。根源是目前美国财政赤字达到4270亿美元.占GDP为3.7%,而其经常项目赤字达到6000多亿美元.占GDP的5%,合计占GDP的9%以上,双双创历史新高。经验表明:美元贬值20%以内是可以应对的,  相似文献   
79.
与其它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一样,中国曾经长期苦于外汇缺口对经济发展的制约。1950~1965年间,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达到过2亿美元,其中有7年不足1亿美元。直到1981年,中国外汇储备才首次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但此前的1973年、1980年甚至出现了外汇储备为负的情况。到199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首次突破了100亿美元。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外汇缺口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相应地,扩大国际收支顺差、增加外汇储备成为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80.
本文分析了地区国际收支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了预警指标体系的框架,并对风险预警系统运作提出了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