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443篇
工业经济   13篇
计划管理   147篇
经济学   358篇
综合类   132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473篇
农业经济   27篇
经济概况   46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九年来在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正确指引下,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首先,极大地开阔了我国人民的眼界,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破除了过去那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思想,开始接受了国外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人才观念,以及经济管理知识和经验。其次,在我国东部出现了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沿海对外开放前沿地带,形成了“  相似文献   
62.
数据     
《经济》2004,(12):15-15
~~数据  相似文献   
63.
张丽 《价值工程》2006,25(10):131-134
国际收支平衡表不仅综合记载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的情况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及其消长对比情况,而且还集中反映了该国的经济类型和经济结构。2005年,中国的国际收支巨额顺差,具有鲜明特色.透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发现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问题所在,进而提出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4.
黎开颜  陈飞翔  刘佳 《经济问题》2007,339(11):10-14
在构建一个双顺差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的效应,对经济增长是否具有积极影响取决于条件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双顺差之间已经形成高度的相关性,双顺差的结构反映出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的潜在问题,同时,经常项目顺差与资本项目顺差之间已经开始出现相互强化的关系,降低国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消极作用日趋明显,将会严重地增加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  相似文献   
65.
《资本市场》2005,(5):25-25
龚方雄:适当升值对经济还是有好处的;市场预期人民币升值并不是太高,香港非交割远期汇率市场预测人民币年升值率大概在4%左右。所以,近期实际上是中国推行汇率体制改革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66.
黄亦君 《当代财经》2003,(1):19-21,24
近几年来,我国贸易项目盈余持续下降,这对产出和货币供应量产生负面影响。本文采用DD-AA-XX模型从理论上分析维持贸易项目盈余应采取人民币贬值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有效组合,并从现实出发分析其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67.
石刚 《经济导刊》1996,(5):19-23
1996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分析与预测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石刚一、"八五"期间我国国际收支的简要分析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总汇,国际收支的状况不仅全面反映了本国经济与外部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且其变化会对国民经济的走势产生直接的影...  相似文献   
68.
张建 《经济导刊》2003,(11):46-50
美元贬值对美国GDP贡献率约1%;美国政府通过“弱势美元”政策刺激经济,降低通货紧缩的风险。 欧元在震荡中上升是2003年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 亚洲主要货币低估将导致世界经济失衡。  相似文献   
69.
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传统理论与现实状况两方面分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国际金融现象-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本认为,传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对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失灵问题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由于理论的缺陷及现实的变迁,这些解释不充分。当代货币贬值的国际遐以效应失灵问题主要来自于贬值陷阱及国际游资冲击,本指出,国际收支逆差国企图只通过货币贬值策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本建议,国际收支逆差国应尽量放弃通货贬值这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策略。采取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双顺差现象,外汇储备已达到了九千多亿美元,如何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便成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文章认为:可通过加快立法、完善政府职能等促进企业对外投资,从而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