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96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135篇
财政金融   5422篇
工业经济   2432篇
计划管理   18867篇
经济学   11497篇
综合类   3935篇
运输经济   1061篇
旅游经济   235篇
贸易经济   12333篇
农业经济   3289篇
经济概况   18737篇
信息产业经济   267篇
邮电经济   366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723篇
  2022年   773篇
  2021年   1011篇
  2020年   832篇
  2019年   1036篇
  2018年   360篇
  2017年   880篇
  2016年   1269篇
  2015年   2004篇
  2014年   5812篇
  2013年   5303篇
  2012年   6227篇
  2011年   7572篇
  2010年   6860篇
  2009年   5692篇
  2008年   6048篇
  2007年   4835篇
  2006年   4151篇
  2005年   3643篇
  2004年   3126篇
  2003年   3067篇
  2002年   1856篇
  2001年   1464篇
  2000年   1158篇
  1999年   383篇
  1998年   359篇
  1997年   330篇
  1996年   222篇
  1995年   204篇
  1994年   204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和平崛起的新道路与上海建设“世界城市”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崛起”对于中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的目标定位、路径选择、战略指定、步骤实施,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没有先例的。中国就是要走出这样一条道路来,因为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上海的历史任务就是通过建设“世界城市”,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强大的平台和支撑。同样,“世界城市”对于上海发展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的设计、制定、规划、执行和操作都需要创新。由于这是一个长周期的建设过程,创新必须贯穿始终。因此,上海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就是成为“创新城市”的过程。世界上现有的世界城市大多数已经走过了自己的创新时期,目前主要靠积聚、沉淀、积累来巩固其世界城市的地位。但是,上海作为后发的“世界城市”,其主要路径必须是创新。在如此规模的特大城市中进行如此长时间的创新,在世界城市史上是罕见的。上海就是要走出这样一条道路来。  相似文献   
72.
陕西经济四大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凯 《陕西审计》2003,(2):34-34
  相似文献   
73.
想亲身感受四季如春吗?请去昆明走走想五百里滇池来眼底吗?请去昆明走走想一眼看尽天下群芳吗?请去昆明走走想领略一番天物神功吗?请去昆明走走  相似文献   
74.
在房地产(经济)理论界某些专家的言谈著文中,“人均”是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汇,人均值也是有些人据理时爱用的论据。如银行民间人均存款已超过8万亿元,而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尚不足10平方米,简单地一“人均”,就算出个多么大的市场需求、多么大的市场购买力,真是一块诱人的市场大蛋糕。什么空置、什么泡沫,还差得远呢,来吧!  相似文献   
75.
直辖不仅是城市的需要,还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对于那些“图谋”直辖从而得到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来说,直辖虽不是万能,但却提供了一种可能,而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人们却在关注第五直辖市究竟会花落谁家?  相似文献   
76.
2004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根据省政府下发的《青海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操作规程》,强化低保对象的审核、审批工作,按照省民政厅和省财政厅的工作部署,对辖区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现状和家庭实际收入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登记审核工作。截止7月底,全省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共有77242户,194835人。按保障对象家庭成员身份分:在职职工9816人,在“中心”的下岗职工13258人,离岗人员  相似文献   
77.
在城市土地配置与再配置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好地段被建成了富人区。这种由地方当局、开发商、有钱人共同打造的所谓经营城市的“杰作”。何尝不被认为是“以人为本”的典范呢?在以人为本的问题上,如果到处喊的都是“以人为本”,大量实际操作的却是以富人为本,问题就严重了。  相似文献   
78.
79.
80.
小美 《珠江经济》2003,(5):94-95
地铁是城市地底下一遵流动的风景线。有一段时间,广州人奔走相告:“坐地铁云!”把坐地铁当作了一种休闲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