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87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135篇
财政金融   2174篇
工业经济   1324篇
计划管理   5383篇
经济学   4440篇
综合类   1867篇
运输经济   212篇
旅游经济   64篇
贸易经济   4472篇
农业经济   1214篇
经济概况   3447篇
信息产业经济   64篇
邮电经济   83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765篇
  2022年   757篇
  2021年   824篇
  2020年   690篇
  2019年   692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462篇
  2016年   561篇
  2015年   892篇
  2014年   1644篇
  2013年   1394篇
  2012年   1608篇
  2011年   1797篇
  2010年   1570篇
  2009年   1515篇
  2008年   2035篇
  2007年   1912篇
  2006年   1033篇
  2005年   1073篇
  2004年   667篇
  2003年   644篇
  2002年   492篇
  2001年   412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研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转型期的需要;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构建有中国特色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包括了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建设、要素流转建设和区域创新环境建设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2.
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运用索洛余值法对我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的基础上,利用非参数的核密度函数法和马尔可夫链法对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较大,从东部往西部呈现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格局;各地区之间全要素生产率的绝对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呈现缩小趋势,而从1990年以后呈现加速扩大趋势;同时,核密度函数分布呈现双峰收敛趋势,进一步表明全要素生产率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从马尔可夫链的稳态分布来看,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将继续保持较大差异,短期内难以实现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在对现代公司治理、全要素生产率、信息披露评价"三位一体"关系理论猜想的基础上,以深交所2005年以前上市的86家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探索了国内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是否是公司治理内生变量、公司治理是否有助于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信息披露评价是否反映公司全要素生产率三个问题。公司治理、全要素生产率、信息披露评价"三位一体"关系没有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994.
会计要素是财务报表里基本分类,在我国一般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费用、利润六大要素,各个会计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连结和相互依存的,具有一定的数理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995.
所谓会计要素,就是构成会计系统基本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不是基本的因素,不可能是要素;是会计要素,就一定是基本的因素。因此不存在会计基本要素的概念,只存在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系统包含着多种不同层面的会计要素,可从会计工作组织、会计工作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对象的不同层面等多方面区分会计要素的构成,而不能只把会计要素看成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要素。因此,必须重建会计准则理论的架构,对已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充实和调整。  相似文献   
996.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生产要素产出弹性关系假说,即在技术中性条件下,管理要素的产出弹性与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成正比,与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成反比。通过构建自变量包括资本、劳动和管理要素的简单宏观生产模型,理论上证明了上述假说,经验上利用1970-2006年美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和OECD七国面板数据也较好验证了假说。这种理论假说的分析和研究结果为我国继续回到经济快速增长的轨道而进行的政策选择空间提供了一个方向性指导。  相似文献   
997.
自"里昂惕夫之谜"提出以来,古典贸易分工理论就一直伴随着来自贸易实践的质疑。然而,将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和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所确立的基本分工原则相结合,古典理论依然可以对"里昂惕夫之谜"以及当今国际贸易的新特点给以直观的解释。在南北贸易中,落后国家要想跨越"比较优势陷阱",一是靠要素相对生产率的变动实现贸易结构逆转;二是应当缩小国内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998.
劳动要素报酬、人口结构与中国居民储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为出发点,分析劳动要素报酬、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并运用中国1978~2009年的数据对劳动要素报酬、老人赡养比、儿童抚养比与中国居民储蓄率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市场经济转型以来的劳动要素报酬高速增长、老人赡养比上升以及儿童抚养比的下降导致中国储蓄率不断升高,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9.
低碳经济下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紧张和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考虑各区域在能源约束和碳排放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显得日益重要。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和特征应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29个省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低碳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考虑低碳因素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得到增加;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由技术进步率的变化主导,低碳技术效率变化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限;西部地区不存在绝对收敛,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存在较明显的“俱乐部收敛”,我国总体及东中西三大地区都存在明显的条件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对陕、甘、宁三省(区)的农户调查数据,笔者分析了不同种类作物生产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及其差异,考察农业要素配置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并从农户意愿的角度,验证了农户的技术偏好与农业要素禀赋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的农户种植不同种类的作物,其技术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经济作物生产农户的技术效率明显小于粮食作物生产农户,且前者技术效率的分布差异较大.农户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资金和劳动力投入饱和的现象,耕地的稀缺制约了技术效率的提高.样本农户对技术需求的偏好基本符"技术诱导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