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2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7篇
财政金融   1731篇
工业经济   342篇
计划管理   6884篇
经济学   3723篇
综合类   5477篇
运输经济   62篇
旅游经济   35篇
贸易经济   7666篇
农业经济   863篇
经济概况   7207篇
信息产业经济   49篇
邮电经济   32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606篇
  2021年   526篇
  2020年   485篇
  2019年   1003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1142篇
  2016年   1458篇
  2015年   1868篇
  2014年   3412篇
  2013年   3113篇
  2012年   3110篇
  2011年   3688篇
  2010年   3428篇
  2009年   2819篇
  2008年   1957篇
  2007年   1276篇
  2006年   1011篇
  2005年   694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学生活的淬炼,毕业生在知识储备、综合素质和人格个性等方面都有了积极显著的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然而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初涉人世的毕业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从择业认知、就业心理两个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并分析其成因,对改善当代大学生尤其是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2.
43.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崇芳 《经济师》2004,(9):100-100,165
大学生就业既是我国目前面临的就业“洪峰”之一 ,又是考验大学生能力、体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主要方式。要解决好自身的就业问题 ,最为关键的是要一方面倡导并弘扬“先就业再择业”、“凭实力打拼”、“继续深造”、“自力更生”、“重在将来”等正性心理 ;另一方面调整并克服“胆怯畏难”、“急功近利”、“盲目相随”、“患得患失”及“全权委托”的负性心理 ;同时重点从察明形势、找准定位、调整心态、增强自信等方面加以调适。  相似文献   
44.
进入21世纪,中国和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和新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 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影响。因此,对21世纪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 养,必须确立新的目标,研究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5.
我叫陈康,2006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同年的6月份,我选择京郊农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对如何做好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初步总结出了三点经验。  相似文献   
46.
本文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出现诸多社会适应不良症等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当代大学生个人人格修养的欠缺和不完善,缺乏理想、科学的基本价值观念体系和文化人格。就此,本文在分析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理想人格修养过程中的几个要点和一个完善自我修养的办法,希望以此帮助当代大学生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47.
陈顺达今年24岁.生于贵州黔西县新仁苗族乡一个山村。2005年.陈顺达被黑龙江大学录取.由于家里经济状况不好.他靠助学贷款.踏入大学校门。  相似文献   
48.
当代大学生所受的教育、校园的环境以及该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使他们有自己特有的网络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他们的网络消费情况、消费心理特点研究,有助于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49.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陕西省不同地区10所普通高校的低年级学生(一、二年级)、高年级学生(三、四年级)和男、女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旨在探索高校体育改革的方向,为推动"阳光体育运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0.
从心理适应角度探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对象,采取问卷的形式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现状。探讨和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生涯发展方面的不适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教育管理方面的建议,帮助民族学生更好的融入新的文化氛围,促进民族和谐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