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3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53篇
经济学   22篇
综合类   47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3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8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仁者无敌     
马赛客 《中国西部》2009,(2):100-101
孔子自诩70岁的时候能够“为所欲为而不逾矩”,可见他对个人修为的自信。而他一生所追求的,“仁”而已。后来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鼓吹“仁政”。汉朝独尊儒术以后,“仁”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62.
贾璐  李楠 《魅力中国》2010,(16):74-75
在我国古代哲学家中,探讨人性论的有很多,他们自觉地把人性和教育联系起来,人性论是他们教育理论的基础。本.文从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出发,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育中师生关系及其地位几个方面阐述先秦儒家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63.
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创造了儒家历史上独具一格的"浩然之气"理论,弥补了孔子人生哲学理论上的不足。首先从"浩然之气"的概念入手进行分析,具体分析了浩然之气中的气概念以及气与心的关系。这从微观层面揭示出"浩然之气"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明确地说明了"浩然之气"是儒家所憧憬的崇高人生精神境界。然后阐述了"浩然之气"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要首先做到"不动心",并且说明了"浩然之气"是每个人本身所具有的,是一种人人都能达到的精神境界,而孟子则是具有这种人生境界的典型代表。从孟子身上折射出中国哲人言行一致的独特人格魅力与他们尊重个我精神、重视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人生态度。孟子提出的"浩然之气"为子孙后代指明前进的方向,激励他们为自己崇高的人生而奋斗。  相似文献   
64.
孟子作为中国古代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在价值观上尊从孔子的“和为贵”的理念,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  相似文献   
65.
孟子和柏拉图生活在大致相同的时代背景下两个不同的国度里,在道德起源问题上具有相似性,都认为人本性善。本文通过对孟子、柏拉图“人本性善”思想相同点的阐释,旨在挖掘二者道德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对当前我国道德教育事业的现代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6.
67.
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积极倡导为人处事应遵循“仁、义、礼、智”。应该说,“仁、义、礼、智”的具体内容,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其糟粕的成份,但也的确包含了不少反映人类普遍性的精华养份。  相似文献   
68.
孟子的社会变迁思想是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他分析了社会变迁的原因和方式.从他论述的社会变迁的方式上,他有两个著名命题,一是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二是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相似文献   
69.
探索人格教育的理念问题,需要追索到对人性的基本理解。孟子从肯定性善论的立场出发,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作为塑造完美人格的人性论基础;通过扩充"善端"与"求放心"的教育方法,孟子要人成就一种"大丈夫"的理想人格[1]。这种探索对我们现代的人格教育仍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0.
孟子云: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其民有道,得其心。也就是说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应从"心"开始。社会管理从"心"开始的实质就是要求社会管理者在心灵深处树立群众至上的理念,笃行不怠,须臾不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