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66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7篇
财政金融   10506篇
工业经济   841篇
计划管理   4272篇
经济学   3319篇
综合类   1399篇
运输经济   122篇
旅游经济   7篇
贸易经济   4160篇
农业经济   854篇
经济概况   3995篇
信息产业经济   33篇
邮电经济   8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372篇
  2016年   545篇
  2015年   991篇
  2014年   2523篇
  2013年   2241篇
  2012年   2322篇
  2011年   2099篇
  2010年   1513篇
  2009年   1647篇
  2008年   1923篇
  2007年   1485篇
  2006年   1510篇
  2005年   2180篇
  2004年   1822篇
  2003年   1270篇
  2002年   883篇
  2001年   803篇
  2000年   648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3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32.
政策导航     
  相似文献   
33.
34.
35.
《审计文汇》2004,(9):34-38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精神。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36.
2003年以来,人民币一直有很大的升值压力。降低或稳定利率可以减少货币升值的压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37.
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移动通信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心理日趋成熟。人们对移动通信业务的消费不再盲目地赶潮流、追时髦.而是开始讲求时尚和品味,根据自己实际的移动通信消费需求以及身份、气质、个人爱好和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移动通信服务.追求通信消费的个性化。力求避免消费大同,通信消费需求进入了个性化需求时代。“把选择还给用户”.实现移动通信定制化.这一趋势对移动通信企业的营销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8.
完善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 98年至 2 0 0 0年中国货币政策操作达到了预期目标 ,并基本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未来五年 ,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中国经济金融情况的变化 ,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操作 ,继续推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革 ,任务是艰巨的。总结我们的经验 ,我们有以下几点重要认识 :  一、一国选择货币政策框架要根据本国的经济条件来决定  从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框架来看 ,我们深切感到各国的货币政策框架是多样的 ,即使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框架在不同时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国货币政策操作框架都需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并随着经济金…  相似文献   
39.
政策导航     
完全的利率市场化还需相当长的时间;信贷投向应随产业政策作相应调整;建立调节国际收支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监管部门将促进银行推出外汇理财产品;中国专项治理银行违法违规问题  相似文献   
40.
基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经济问题》2005,(8):46-48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发展至今,利率管制的缺陷已逐渐显现,放松利率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这一进程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机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我国中小企业应该抓住机会,利用利率市场化进程带来的契机努力提升自身的信用,改善财务状况,实现更有利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