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1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44篇
经济学   53篇
综合类   4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0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5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81.
全民审丑     
崔玲 《英才》2012,(4):122-123
一个推崇美的社会正渐渐被宣扬"丑"的浪潮淹没。难道,社会真的不再需要美丑标准了吗?一线之间。这个词常常被用来形容两种对立状态的距离之近。不过如今,美与丑之间已经没有距离。美丑各自突破了界限,不再泾渭分明。在草根阶层,恶搞、围观丑女,曲解、丑化英雄成了欢乐的根由;在精英层面,阴谋论小说,小市民的奸诈、底层生活的  相似文献   
82.
王小波的作品中充满真实与虚幻、传统与反传统、时代的异化与变迁三组二元对立关系的分解,体现了他的反主流文化思想,具有后现代性元素。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围绕乡镇政府体制改革提出了“撤销乡镇”、“乡镇自治”、“乡公所制”、“县政乡派村治”、“削弱乡镇”或“加强乡镇”等等政策主张。这既表明人们对乡镇政府的地位和功能认识不清,也显示出了人们对乡镇政府到底是“弱化”还是“强化”、“行政化”还是“自治化”的基本判断存在着严重分歧。追根溯源,问题的关键在于西方政治社会学理论中关于“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认识范式不足以说明“国家/皇权—地方精英/士绅—乡村社会/农民”之间的互动关系;而“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理论”虽然注意到了“国家—社会”非均质性的特点,但其整体论与实体论的理论品格仍然成为其致命的缺陷。  相似文献   
84.
刘頔 《中关村》2008,(7):32-34
公司进化论 过去的公司和企业,是两极对立。一极是职员,一极是老板和管理者。“管人”的和“被管的人”,形成所谓“对立统一”,卓别林的电影里将人与人、人与机器的隔膜与冷漠有着淋漓尽致的表现。麦格雷戈的“经济人”假设,强调物质刺激的作用,把人的趋利避害的本能作为管理的前提。  相似文献   
85.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城乡的分离已发展成为城乡尖锐对立并成为一大社会矛盾。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分析了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必然性,进而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思想。深入学习、准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的思想内涵,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感物说"和"摹仿说"分别是中西关于文学艺术发生的理论学说,并且都各自对其后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者都反映了文学与自然、社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不能忽视两者的确存在着更为根本的差异。"感物说"强调的是主客观的融合,而"摹仿说"则强调主客观的分离,这和中西方"天人合一"和"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有很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87.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曾被理论界视为颠覆人类/自然、男性/女性等二元对立思想的批评利器.在生态危机的背景下,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由批评舞台的边缘来到中心,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原本旨意单一的女性文学批评.但在有关的批评理论阐释过程中,部分研究者出现了认识的偏差,造成了对于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接受的误区,丧失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该具有的双重的批评内涵.  相似文献   
88.
组织结构的变迁受科技进步、制度变迁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科技进步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一种组织结构成为组织普遍接受的管理理论,在于它符合所处时代的要求。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符合他所处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在新时代弊端凸现,扁平制成为否定科层制的符合新时代发展的组织结构。但扁平制不是对科层制的全盘否定,而是否定中有肯定,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89.
李利敏 《新西部(上)》2009,(10):148-148,145
本文通过对《喜福会》文本分析来揭示母女两代人对文化、生活的二元对立,由此分析说明美籍华人对自己身份/文化的迷惘和困惑,由最初抵制中国文化、看不起中国文化到后来慢慢理解中国文化、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优点到最后实现文化的消解。在美国社会对这些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的移民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同时,这些具有双重身份的人对自身的弱势文化(中国文化)因素也更加重视,最终消解了文化中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90.
通过把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姊妹篇《野性的呼唤》和《白牙》进行结合并对照分析,本论文认为作家在《白牙》中阐述了他对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理论的另一种理解,即适者生存不仅指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只有强者能生存下来,而且也指另外一种适应,是对文明的适应,在其过程中爱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