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6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139篇
经济学   60篇
综合类   127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11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25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吴敏 《乡镇企业科技》2014,(21):299-300
教育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的高级活动。它的实施者是人,教育对象是人,评价者也是人。因此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也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更是其核心,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动力系统,它制约着教育的进程,影响着教育的成果。因此,很有必要对当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并探索策略,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和谐的、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42.
谭美蓉 《企业导报》2014,(23):169-170
本文基于化学学科特点,结合学习目的教育、化学史实教育和STS(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科学地运用情感氛围教学手段,对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3.
李军 《西部大开发》2011,(6):105-105
高中地理教学是较难的学科之一,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开展情感教育,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建立融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以情激情:教学语言应该饱含感情,以情动人.创建地理教学情感教育模式,追求“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4.
王芳 《价值工程》2013,(17):240-241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现代教育论中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与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出现给传统师生关系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新型师生关系重塑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使师生之间的角色和地位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5.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师生关系的已不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成效.因此,作为教育者,教师应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和学生一起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良好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群体凝聚力,从而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6.
孙为鹏 《商》2008,(9):40-42
文章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农村中学的英语口语状况,提出了中学生口语水平滞后的原因。在基础教育阶段,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英语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致力于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7.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网络媒介越加发达,高校师生关系呈现新特点、新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医疗卫生行业的高素质人才,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社会的和谐稳定。文章以医学院校师生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个案研究,分析当前师生关系现状,并对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148.
本主要通过对教育观念、教学手段和方法、师生关系、教学评价标准几方面内容的转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9.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具有高水平科学素质的人,新课程呼唤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作为一名教师,要紧跟课改步伐,适应课改需要.把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长期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培养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50.
本文从调整心态、适应环境;认识自我、培养完美人格;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内在动力及建立良 好的师生关系等4个方面,探讨了做好高职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