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526篇
工业经济   34篇
计划管理   238篇
经济学   238篇
综合类   111篇
运输经济   13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08篇
农业经济   54篇
经济概况   176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文章以亚洲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为研究对象,从金融危机的发展阶段、爆发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等视角,比较研究了三类金融危机,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994.
王凯  聂晓曦 《财会通讯》2021,(1):106-108,138
2019年以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为规范推动我国永续债市场发展,相继颁布文件对永续债的会计处理以及所得税政策加以明确.本文对永续债会计处理及所得税政策演变进行了分析,认为发行人应更加审慎地设计永续债条款以满足权益属性要求,并将利息支出做税前扣除以节约发行成本.对于现行政策尚未明晰的问题,本文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5.
王睿 《会计师》2021,(6):17-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创新也在金融市场开始探索与应用,其中该如何区分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可谓难倒了很多金融从业人员.而市面上常见的便是优先股和永续债,这二者既同时含有债权属性,同时也包含了权益的部分性质,因此关于二者之间的界限也显得越发模糊.由于将此金融工具计入不同的分类会影响公司的利润,改变公司资产负债率一类的财务指标,对于上市企业影响则更甚.因此,在我国目前这样一个金融创新加快,监督管制加强的大环境下,防止企业虚增利润进而影响投资者,干扰市场,针对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比较与区分就显得愈加重要.同时,这种对比所体现出的会计重要性,对于我们研究人员和监管部门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996.
2017年5月27日减持新规发布以后上市公司董监高减持受限,但私募可交债在减持新规中的规定尚未明朗,市场对私募可交债是否适用于上市公司董监高减持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文章以"三步走"的形式论证私募可交债减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7.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了我国的出口,也使世界经济的复苏蒙上了阴影,但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最重要的影响是给中国的债务管理敲响了警钟。在扩大内需、刺激经济需求下,我国地方政府融资也规模不断扩大,加之地方政府存在大量的隐性债务,债务风险增大。地方债务治理不当,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控制机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主要从固定收益证券的各项风险入手,对于债券特征分析中经常涉及到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信用评级风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以10重钢债为例,通过KMV模型以及久期计算得到相关的风险量化分析,得到公司债的风险特征。  相似文献   
999.
美国次贷危机后,世界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同时,欧盟五国引发的主权债务危机汹涌而至。本文分析了造成"欧债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正>在资本市场中,监管行为和市场行为是对立的,市场行为总是努力挣脱监管的渔网,在黑暗中寻求利益;监管机构则在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和防止市场效率损失的钢丝上亦步亦趋,并且还有可能踏上权力寻租的不归之路。本文将具体分析中国资本市场中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监管中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冲突来说明市场行为和监管的利害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