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3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52篇
经济学   16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24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4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南方农村》2005,(4):7-7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前不久的北京《财富》论坛上,讲述了自己的财富观。他认为:要缩小财富差距,关键在于财富的分配。他认为,应当有三次分配:初次分配一定要讲效率,就是要让那些有知识、善于创新并努力工作的人得到更多的报酬,首先富裕起来。二次分配要讲公平,政府应当利用税收等手段来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全面、系统、适度、  相似文献   
102.
《海外经济评论》2007,(6):19-20
中国股市或许还不是一个泡沫。不过,当中国官员开始提到“泡沫”一词时,正如中国全国人大(NPC)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在接受访谈时那样,投资者就应该小心了。  相似文献   
103.
语录     
《房地产导刊》2007,(24):20-20
【金融】"只有增加供应才能解决当前流动性的问题。要增加供应,大红筹要回归,让好的上市公司尽快上市,另外就是要建立二板(创业板)市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  相似文献   
104.
成卓靠她的美丽就足以征服世界,但是她选择了用智慧来再次征服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5.
106.
本刊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指出,当今国际竞争已不是单个生产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的较量,大型企业实力雄厚,防范风险能力强,建立跨国公司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终目标。成思危认为,绕开贸易壁垒、获取重资源、拓展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素质成为促使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四项主因素。他同时希望,中国企业能充分估计“走出去”的困难和风险,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对于如何建立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加息必然造成热钱的流入,同时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将进一步加剧”,2011年12月8日,SMEIF记者在成都召开的中国四川企业诚信峰会暨诚信体系建设年会上,对成思危的这句话记忆尤深。  相似文献   
108.
《商业研究》2006,(24):104-104
本刊从中国商业联合会获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表示,目前中国经济不算过热,但投资确实过热。中国经济面临三个隐忧:第一是投资增长过快,表现为投资增长过快,新上项目太多;第二是银行信贷较松,上半年已贷出2.3万亿元,基本达到全年信贷目标;第三是外贸顺差迅速增大。成思危认为,投资过热和储蓄率高有一定关系。而金融和经济如何更好地配合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9.
财经人语     
《经贸实践》2010,(12):4-5
成思危:5%的CPI水平不可怕 在近日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2010年北京全球年会”上,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表示,除了国内经济形势导致的物价压力,输入型通胀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前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0.
季红 《经济导刊》2006,(8):16-25
成思危是一位在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学者型官员,也是近年来中国政坛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