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4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7篇
财政金融   15739篇
工业经济   514篇
计划管理   3083篇
经济学   2118篇
综合类   826篇
运输经济   6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487篇
农业经济   1592篇
经济概况   3094篇
信息产业经济   21篇
邮电经济   9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366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370篇
  2015年   847篇
  2014年   2202篇
  2013年   2250篇
  2012年   2519篇
  2011年   2733篇
  2010年   2162篇
  2009年   2293篇
  2008年   2657篇
  2007年   1602篇
  2006年   1412篇
  2005年   1383篇
  2004年   1422篇
  2003年   1371篇
  2002年   681篇
  2001年   651篇
  2000年   574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金融机构对票源竞争的日趋激烈 ,一些影响票据业务发展的问题也逐步暴露 ,制约了票据业务的拓展。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碰到的困难 ,提出相应的对策 ,引导票据业务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是一个亟需引起关注的课题。一、存在的问题1.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首先表现为地区间的不平衡。一般经济发达地区票据业务发展速度快、规模大、效益显著 ,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发展相对滞后。由于人民银行对票据再贴现实行规模和额度控制 ,造成一方面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银行纷纷要规模 ,争额度 ,另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银行的再贴现规模却用不完、花不掉…  相似文献   
3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金融事业发展迅猛,银行业务不断拓展,支付手段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银行卡作为一种集金融服务和信息技术于一身的金融产品,逐渐成为广大消费必不可少的结算工具。而银行卡中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贷记卡,随着国家鼓励个人消费政策的出台,更是以其固有的优势在诸多卡种中傲然而立。  相似文献   
33.
从外汇市场交易平台的角度看.目前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市场定位还比较模糊;从市场的交易竞争程度看,中央银行应当逐步降低大规模的持续直接市场干预,着手提高外汇市场的市场竞争程度;从市场主体结构看,应当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交易选择,改变中小金融机构在外汇市场结构中的被动地位;从市场功能定位看,应当推动当前的外汇市场从以实需为基础的结售汇头寸的平补市场,逐步转化为同时覆盖实需交易和金融性交易的外汇市场。  相似文献   
34.
35.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后,县域金融体系由国有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保险等几个部分组成,但并不是简单的“拼装”,需要进行整体设计和完善。  相似文献   
36.
37.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在其经营管理中日益凸现,按照经济区域重组县域金融体系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38.
39.
其他     
《工业会计》2004,(6):13-13
  相似文献   
40.
张贻钧 《武汉金融》2003,(12):55-56
在透明度方面,由于缺乏充分、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虽然已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但是执行起来仍很困难.在缺乏透明度的情况下,国内银行组织规模大、分布广、分支机构多等不利因素,进一步制约了银行业的内控机制,加之信用环境恶化和贷款客户赖账倾向的加深,银行业经营难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