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财政金融   640篇
工业经济   112篇
计划管理   1037篇
经济学   1151篇
综合类   421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18篇
贸易经济   1738篇
农业经济   174篇
经济概况   1817篇
信息产业经济   43篇
邮电经济   2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634篇
  2013年   745篇
  2012年   1161篇
  2011年   816篇
  2010年   529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持续保持了经济强省的地位,文化产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文章首先对新常态和广东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总体阐释;其次,从经济实力、区位优势和人才集聚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优势所在,同时也从文化产业的重复式发展、理论研究薄弱和侵权盗版严重三个方面指出了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重点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立足新常态,对推动广东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12.
虽然近年济南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省会丰厚的文化资源禀赋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济南市文化产业投入虽不断增长,但强度不够;文化企业数量不少,但有规模有实力的不多;各类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文化制造业比较薄弱;专门针对大学生文化产业领域创业的政策措施依然较少等方面。济南市政府应充分借鉴外地经验做法,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产学研平台和产业投资基金作用,出台扶持大学生文化产业创业的实施意见,以此促进实现全市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3.
《商》2015,(18)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基本形成了"三条腿走路"的态势,即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金融融合。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具有关联度、带动性强的特点共同推动着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本文是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以明确湖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能够融合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分析湖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机理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4.
《商》2016,(5)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度不断攀升,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吸引着社会各方资金的流入。各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还将有效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幸福指数,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西安作为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如今社会资本已成为西安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的一个重要力量,因此本文将以社会资本进入西安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现状为出发点,分析社会资本进入西安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加快社会资本进入西安文化产业,助推西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5.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2012年末,文化产业增加值400亿元,增长率达40.4%,增速是全省GDP同期增速的4倍,为拉动龙江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6.
文化产业集群市场营销模式包括区域品牌模式、渠道共享模式、联合促销模式等,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文化产业集群的市场营销取得一定发展,但也存在不足,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后应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共建区域品牌、促进销售渠道共享、实施联合促销,并提升企业实力、注重政府引导。  相似文献   
117.
在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初期,外生动力因素的短缺冲淡了内生动力因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随着这种短缺的缓解,文化产业内生动力因素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人才"短板效应"或"瓶颈效应"越来越明显。在此情况下,内蒙古开始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并取得了一些成效。针对内蒙古文化产业引才能力不强、教育培训较弱、人才结构失衡、人才开发不力的问题,提出并阐释了三个方面的人才工作思路:完善文化产业人才政策;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提升文化企业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118.
新中国建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选择横向融合与纵向配置以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当前我国对文化产业采用的是分业横向管理,随着文化产业融合的逐步深入,这一规制体制已不能很好的支撑、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产业升级的阻碍。本文分析了当前文化产业政府规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文化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政府规制重构的思路,希望对政府规制的调整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19.
以调研高校校园休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文化消费倾向为切入口,探索当代大学生消费需求观念的变化,以此为基础将大学校园这个人口素质高、消费集中的微型社区作为探索休闲文化产业开发实验田,通过分析高校周边休闲娱乐文化产业开发可行性及发展优势,对自身创业产业"培正原点KTV、小筑园烧烤"进行运营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打造全新的休闲文化产业理念,通过运营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对该行业运营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0.
《商》2015,(5)
从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我国的一个新兴的产业形态,已经超越了我国传统产业所涉及的范围,从而属于文化非物质的经济范畴。依靠创意主体的天赋及技能,并融合科学技术元素对文化资源进行的整合与创新,不但生产出了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创业产品,同时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使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变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既具有较高的财富潜力和减缓就业压力,同时还能有效提高西藏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近年来西藏的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广泛关注,近几年的发展也尤为显著。本文以全国的视角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对西藏地区的经济增长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