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37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66篇
财政金融   1709篇
工业经济   1559篇
计划管理   4135篇
经济学   3813篇
综合类   1193篇
运输经济   517篇
旅游经济   72篇
贸易经济   2814篇
农业经济   1691篇
经济概况   498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3篇
邮电经济   125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348篇
  2021年   405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433篇
  2015年   710篇
  2014年   1912篇
  2013年   1836篇
  2012年   1511篇
  2011年   1615篇
  2010年   1569篇
  2009年   1392篇
  2008年   1856篇
  2007年   1266篇
  2006年   1201篇
  2005年   933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561篇
  2002年   498篇
  2001年   377篇
  2000年   427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287篇
  1997年   288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239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生态危机是人类生存的现实处境,其实质是人类发展的危机和文明进步的危机.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是对文明发展趋势的自觉顺应.追问生态存在的文明境遇,反思人类进步的文明历程,可以洞悉生态危机文明的实质,收获真正的文明智慧和发展的科学启迪.  相似文献   
902.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应用于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三个层面,并与劳动概念结合用来解释自然界内部、社会内部以及自然与社会之间物质变换的本质关系.通过分析物质变换理论的深刻内涵、物质变换裂缝的形成和物质变换过程的空间属性,有助于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背景,寻找解决当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约束的冲突与矛盾,启发我们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及措施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903.
本文分析了金融结构通过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产生的不同作用机理,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30个包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数据,检验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技术转移的情况下,适宜的金融结构可通过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有较显著的正向作用,而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904.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分别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及其动力因素。结果表明:①从综合水平看,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突出,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②从协调发展水平来看,长江经济带总体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东部处于中级协调阶段,中部和西部处于勉强协调阶段。③从相对发展度来看,长江经济带总体和中部为低水平的同步发展型,东部为生态文明建设滞后型,西部为新型城镇化滞后型。④从动力因素来看,动力开发不充分问题突出,且地区间的主要动力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05.
本文基于1997—2010年26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面板数据,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测算了市级层面的技术进步方向,并借助“撤县设区”这一自然实验,利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要素结构变动对技术进步方向的影响,研究发现:(1)“撤县设区”使得资本—劳动比上升,进而导致技术进步方向偏向于资本,符合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弱诱导偏向型假说”;(2)“撤县设区”对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是有条件的,主要限于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即资本—劳动呈替代关系的地区;(3)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资本要素更为丰富,因而“撤县设区”显著提高了东部地区的资本—劳动比,使其技术进步方向偏向资本。  相似文献   
906.
一、2007年林业计财工作为实现现代林业建设良好开局提供了坚实保障2007年全国造林绿化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势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林业产业发展开  相似文献   
907.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在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促进国土空间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各类规划长期处于分部门割裂管理,造成规划类型过多、甚至内容重叠冲突,并且存在审批周期长,规划修改频繁缺少权威性等问题。在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须要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为指导理念的新规划,新时代赋予了国土空间规划新的历史使命。本文在论述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产生的历史机遇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特征基础上,展望国土空间规划的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908.
<正>农业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基础。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农耕文明在地位、作用和发展现状等多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要提升改造农村,改变滞后现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朝着城乡同步共进和协调发展的目标前进。改造提升农村产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909.
<正>《决定》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新时期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开启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征程。职业教育关系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长远竞争力提升,关系亿万劳动力就业,既是教育问题,更是重大民生问题和经济问题;既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也是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支撑。历史和国际经验一再表明,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共生互动,是助推国家经济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正处  相似文献   
910.
夯实农业基础 推动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次座谈会以"三化同步"为主题,理论性和现实性都很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的重要的基本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