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263篇
工业经济   27篇
计划管理   273篇
经济学   346篇
综合类   133篇
运输经济   9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33篇
农业经济   82篇
经济概况   19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小梅 《技术经济》2004,23(9):41-43
1.交易成本的减少。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降低交易成本。威廉姆森对交易成本进行了归纳和区分,将交易成本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的交易成本,即为签订契约,规定双方的权利、责任等所花费的费用;二是签订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  相似文献   
42.
经济制度动态发展理论既是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对二者在经济制度动态发展理论的研究目的、制度发展的动因、制度变革方式以及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制度动态发展理论既存在差异,也有相互融通之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二者科学地结合起来并加以完善,对于我国目前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为什么是适用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在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纲领进行简要概括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一理论范式固有的局限性即其只适用于小范围短时间的微观制度分析,而不适于研究宏观视野的制度变迁历史过程。文章还讨论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范式适用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1.在市场经济的限度之内,“个人理性主义”的假设前提有暂时的合理性;2.边际分析方法适于渐进式改革的特征;3.中国经济改革的后发性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新制度经济学的边界问题上,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和芮切特)、旧制度经济学家(霍奇森)以及经济思想史家(卢瑟福)不仅边界刻画依据不完全相同,而且他们对新制度经济学智力成果的描述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某种制度分析是否属于新制度经济学关键是看该理论是否假定环境存在着不确定性、人是否具有有限理性,是否明确地或隐含地以交易费用为正为前提。而新制度经济学的边界在旧制度经济学家和经济思想史家那里被进一步放宽。他们深入到本体论层面,认为某种制度分析只要坚持方法论个人主义,那么它就属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而新制度经济学家的边界刻画更能准确、客观地反映新制度经济学的智力成果。  相似文献   
45.
蒋雅文 《生产力研究》2004,87(12):15-16,30
新制度主义内部有关国家理论的分化是相当明显的,不能一概而论。文章区分了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中国家理论的异同,分析了经济利益、社会风俗习惯、文化意识等因素对国家起源和发展的影响,并对政府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变迁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6.
企业竞争力创新机制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下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因此创新机制的建立自然是重中之重。文章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企业竞争力创新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7.
文章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征税人“诚信”缺失现象进行解释,并据此提出实施非正式约束制度和正式约束制度及其实施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48.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作为建设中追求的一种现实社会目标,并不意味着能够完全消除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但它有一种能够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以及一系列在矛盾中仍能保持和谐与快速发展的制度。参与者利益上的博弈要求建立相关制度来保证和谐状态的达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从多方面加强所需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49.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自2005年1月1日起执行,考虑到很多民间非营利组织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的实际情况,为了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现对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执行新制度的有关衔接问题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50.
黄冠 《农业经济》2018,(12):65-67
通过对农业法律制度的概念及发展的描述,结合经济增长理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划分,并通过分析农业灾害救济、农业社会保障、农业投入、农业收入分配与利益保护、农产品流通与市场交易等法律分析农业法律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总结农业法律制度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农业法律制度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