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41.
近年来,乡村民宿迅猛发展,已逐步成为振兴乡村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展开,对乡村民宿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归纳,并提出国内乡村民宿研究的未来展望,以期为我国乡村民宿的研究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从而更好发挥其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43.
近年来,中高端消费人群对乡村休闲度假的需求日益旺盛,乡村地区的民宿产业已经成为市场热点.民宿产业在推进乡村优质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产品同质、规划滞后、基础薄弱、低水平经营、管理缺位等突出问题,急需在特色、文化、管理、市场、协同等方面予以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44.
乡村民宿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更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举措。乡村民宿旅游可持续发展既面临诸多机遇,同时也存在不少挑战。为切实提高乡村民宿旅游服务质量,推动乡村民宿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强调政府引导,规范行业发展,提高文化内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同时积极利用新技术和应用,为乡村民宿旅游发展带来长久活力。 相似文献
345.
乡村民宿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直接影响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的乡村民宿发展很快,从南至北全面发展,获得了很多突出的成绩,成了我国旅游业的一大亮点。但是缺少详细的规划、破坏了乡村自然风貌,缺少农村文化的涵韵。缺少整体和长远的地域整合计划,房屋土地权归属不明确,发展后劲不足。经营者缺乏一定的综合素质,服务及市场意识薄弱等问题。只有通过突出地方性的特色,实施精品战略,有效的规划,建立良好的形象加之政府大力调控,整顿及现代化技术等方法才能促进我国的乡村民宿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46.
民宿作为我国乡村振兴和旅游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商业形态和空间利用模式,日益受到关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以2000—2020年成都民宿为例,通过网络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平均最近邻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探讨成都民宿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00—2020年成都民宿数量总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成都民宿空间分布从个别区域集中发展向全成都市均衡发展。(2)成都民宿的空间演化过程是由分散到集聚,再到强烈集聚的过程,空间结构逐渐呈现出强凝聚力的趋势。(3)成都民宿的时空演化在不同年份存在一定差异,在空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点—线—面”的集聚演化特征。(4)区域政策、海拔高程、旅游资源条件、城镇化发展水平、道路交通条件、人口条件都是成都民宿空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典型民宿集群发展模式的理论意义,以及民宿的产业定位、选址和规划实践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47.
建设美丽新乡村,需依据当地的特色人文景观发展特色产业,民宿就是乡村旅游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文章分析了乡村民宿在乡村建设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探讨了民宿助力乡村建设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我国乡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8.
民宿作为“有温度”“有灵魂”的住宿综合体,近年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尤其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乡村民宿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乡村民宿的经营者包含当地村民、还乡创客、设计师、企业家甚至外籍人士等,其中外来经营者往往比本地村民更具有服务意识和管理经验。同时外来资本的引入,在促进乡村民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刺激、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民宿外来经营者的投资动机不仅仅为经济性动机,这也是有别于其他行业企业的显要特征。研究表明经营者投资动机直接影响了他们在经营过程中的行动方向,成为民宿经营成败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349.
目的 促进乡村民宿产业健康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和产业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梳理2011以来乡村民宿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相关理论内容,进而提出未来研究重点。方法 基于知网期刊数据库及其配套的文献计量法。结果 (1)近 12 年来,乡村民宿的研究维度呈现由单一的国外经验的引进学习,向结合中国自身文化特色、配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应对新冠疫情进行产业升级等更多发展趋势,研究方法也由单一定性分析向定性与定量混合方法转变。(2)从研究内容看,分为乡村民宿概念、发展策略、服务特色、法律标准、空间布局等五大方面。结论 从乡村民宿的研究方法、案例空间选择和理论体系构建方面进行了研究述评,并提出未来可以从独立的乡村民宿理论体系构建、乡村民宿产业跨越式创新发展模式、乡村民宿服务的创新研究等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50.
以山西省精品民宿为例,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法中的空间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法、地理集中指数以及缓冲区分析法,首先对山西省“三个人家”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对影响“三个人家”空间分布的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山西省“三个人家”为凝聚型分布,具有较明显的不均衡性;山西省“三个人家”整体上表现为多核心分布,在忻州市形成3个核心组团,在阳泉、晋城和临汾分别形成1个核心组团,密度由核心向外递减;影响山西省“三个人家”空间分布的因素有区域基础环境和旅游市场环境,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旅游市场环境因素对山西省“三个人家”分布影响最大,其次是区域基础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