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4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182篇
经济学   64篇
综合类   39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28篇
贸易经济   80篇
农业经济   23篇
经济概况   107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民居是一个城市的记忆,也是最具人文特色的地方文化的集中展示形式。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区三大民居文化体验旅游景点的调查,研究了川西民居文化为四川旅游提供新的发展契机的可行性,并针对川西民居文化体验旅游景点纪念品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和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2.
推进新民居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臣良 《经济论坛》2009,(10):139-140
一、推进新民居建设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必然选择 推进新民居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群众对新民居建设的愿望十分强烈。推进新民居建设,为农民提供相对集中、环境优美、繁荣宜居的人居环境,是顺应民心、深得民意的战略之举。  相似文献   
83.
黄鹏 《走向世界》2008,(16):78-79
中国民居建筑,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山西的晋商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近几年随着"大院文化"的兴起.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的一些民居大院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晋商民居与普通民居相比,建筑装饰华丽,正门、屏门、墀头、照壁,处处都非常讲究,显露出晋商的富有和其行业上的特色.  相似文献   
84.
年度表情回到家中,透过花窗看雨打芭蕉,读读书,练练字,功利与浮躁都会远去——这就是东方人的居住智慧,同样是方圆人的追求。年度贡献在一边倒的西向中,方圆坚守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挖掘与传承,方圆贡献的不仅仅的建筑与居住的物质空间,更多的是中国人有生俱来的居住智慧。年度评点"和而不同"代表的是方圆的建筑风格,和谐之美则是方圆对中国现代都市回归家庭的亲情、伦理的主张与梦想。  相似文献   
85.
吴占波 《魅力中国》2008,(2):188-189
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就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有不断的从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非常宝贵的现实遗产中,不断发掘它对今天发展的积极一面,并且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作为今天设计的源泉。只有这样才能使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不被丢失,从而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道路来。  相似文献   
86.
齐丹  李云 《乡镇企业科技》2011,(30):216-216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民居客栈研究的分析总结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国外民居客栈的市场已经成熟;第二、国内民居客栈处于刚起步阶段,相对应的民居客栈的研究也还处于刚开始的阶段;第三、国内部分学者对民居客栈发展的必然性和发展策略等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实证研究非常少,需要更多实证研究来检验、发展相关理论;第四、国内的民居客栈的实证研究数量非常少,特别是比较全面研究民居客栈现状的实证研究更少。  相似文献   
87.
夏城 《上海房地》2011,(3):57-57
崇明传统民宅讲究风水,向阳傍水,以独宅居多,农家喜环宅开沟,称四汀头宅沟。宅前跨沟建桥(有固定的,也有起落吊桥的)。宅沟既可防盗,又可养鱼并作生活用水。沟沿旁种植杨树、果树等,宅后种竹,有的还在最外层围以株杨,它因招来各种鸟类,鸣叫之声四时不断。  相似文献   
88.
[目的]文章通过研究我国传统村落的选址布局、民居建筑设计、公共空间营造等,探究古人的村落规划思想,并总结其对新时期村镇规划的启示。[方法]采用文献法、实地调研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村落规划理论,实地考察陕北、鲁西南等地的传统古村落,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对我国村庄规划设计的启示。[结果]中国传统村落的规划设计中,在选址方面,受地形、水、交通多方面影响,风水理论得到广泛应用。在村庄布局方面,包括自然式村落空间布局和规则式村落空间布局。在民居建筑设计方面,坚持就地取材,讲究礼制,民居布局以中正为主,民居装饰"和而不同"。在公共空间方面,注重村庄绿化,配套建设宗祠、寺庙、活动场所建设,"比德"思想应用广泛,传统美德通过匾额、雕刻、壁画等体现。[结论]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华文化的物质体现,对于当代新时期美丽乡村规划、文化传承与古村落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9.
走进党家村     
“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里,鸡鸣桑树颠.”这是陶渊明心目中幽幽的田园景观.而这种远离喧嚣闹市的诗情画意,竟让今天的人们在黄河中游陕西境内距韩城几公里的党家村感受到了.  相似文献   
90.
红色的起点     
如果说北京的经典民居是四合院.那么上海的经典民居就是石库门。如今这些民居已经如同耄耋老人布满了历史皱纹,那些曾经的历史风云就蕴藏在这一道道的皱纹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