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梁峻峰 《时代经贸》2006,4(8):51-52
经济法是增量利益的生产与分配法,调整的是人们在社会化生产中的增量利益关系。经济法法权正当性的认识与把握,亦需从此前提入手。文章从企业的本质、经济权利的正当性和经济权力的正当性三个方面探讨了经济法权的正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王毅 《开放时代》2005,3(1):128-139
当前流行的一种经济史观认为,在皇权中国这一迥异于宪政及其产权形态的制度框架之内,近现代性质的经济方式仍然可以建立起来,本文对此提出质疑.作者认为,使国民人身和财产权利从中世纪状态中解脱出来,无疑是现代社会经济制度得以建立的首要条件,宪政法理这种从确立国民私有财产权地位进而通向公民社会公法体系的逻辑路径,与中国皇权政体的法理逻辑形成了鲜明对照.  相似文献   
14.
15.
物管企业维护合法权益是<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赋予企业的权力,该出手时就出手,无可非议.<条例>是一把"双刃剑",这把"双刃剑"要出鞘,是迫于无奈.使用时,要及时准确,慎之又慎,适度得当.用得好相互弥补,各得其所,共同和谐发展;反之,两败俱伤.就郑州市物业管理"罢收事件",结合乌鲁木齐市"向最终用户收取有关费用"和"支付代收费佣金"中的经验,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供同仁参考、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利益衡量是民法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影响着民法解释理论和民事审判实务的发展。多变的社会情势、社会生活中各种利益的共存与冲突及法治类型的转变,是利益衡量产生的深刻根源。但是,利益概念的宽泛性、评判标准的不确定性、结论正当性基础的模糊性及权衡考量与法学思维定位的偏离又使其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我们认为,利益衡量并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或自足的法学方法,但其于司法实践中法官法权感的形成及审判效率与判决合理性的提高所产生的作用也不容否认。  相似文献   
17.
吕铖钢 《时代金融》2013,(17):84-85,95
传统的法理学以权利义务为核心解释法现象、研究法学说。权利义务法理学把权利义务视为最重要的法现象,以权利义务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并依此确定法学的对象及范围。但是权利义务法理学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无法解释很多法现象,只能逡巡于表面。它无法涵盖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权力与权力的关系,也就无法解释税权中包含的重要关系―税收权利和税收权力的关系,税收权力和纳税人权利。有鉴于此,不同于传统法理学的分析方法的引入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这个分析方法便是以权利和权力为最基本研究对象和分析起点的法权中心主义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预算法的法益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在其指引下,预算法律行为规范形式不同于传统的私法规范注重权利和义务的形式,其主要是义务性规范,强调个体对社会的义务;法律规范指向的内容——预算法的权力/权利配置格局应当实现结构性均衡;法律对行为规范方法正在实现由传统主流法的条件程式向现代法的目的程式转变,对法律行为的控制制度以直接规制为主导。预算法法权配置结构特点主要体现为:预算法法权具体内容是私有财产权和国家财政权(预算权),两者的关系本质上应是动态互动的;预算权多元化且主体专属性和宪政精神下"元权利"式制度化表达;预算中公民权利规范化与自治化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9.
政府视角下的高新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模式将从法权型向财富型转变,高新区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将引领企业转型的方向,促进其注重知识产权的运用和管理。从政府自身、政府对企业、政府对中介以及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了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策略,以此来促进高新区企业和产业的发展、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20.
关于“尚未发生市场化改革的公有制企业”中的个人人力资本产权问题,我们有与周其仁教授不同的看法,即:公有制法权承认个人人力资本产权,公有制企业中的个人也不完全拥有人力资本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