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20篇
经济学   29篇
综合类   9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3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绿能集结号     
《投资与合作》2008,(5):46-53
  相似文献   
22.
本文结合台山腰古核电站勘察工作,进行海域钻孔取样,分析该地区晚第四纪古沉积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与珠江三角洲其它有较为详细测年或沉积相等其他指标研究的钻孔进行对比,结合珠江三角洲、广海湾等地区的研究成果对台山核电站海域第四纪沉积记录和环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3.
这里,地处偏远,距青海省海西州的首府840公里,相当北京到青岛,距青海省会西宁市1370公里,比北京到武汉还远。这里,是海拔3200米的高寒山区,气候极为恶劣,空气含氧量仅相当于海平面的75%左右,极端干旱,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多毫米,年风沙期更是达到200天以上。这里,是茫茫戈壁。连沙漠里最顽强的骆驼草和红柳都难以在此生存,放眼望去,这里仿佛只剩下石头、太阳和风,绿色只是一个遥远奢侈的梦,任何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认为,能在这里生存就是一种奇迹。  相似文献   
24.
弃岛而逃     
2008年12月,在太平洋中部,接二连三的海浪伴随着这个季节最高水位的潮汐,吞没了马绍尔群岛共和国首都马朱罗的环礁。海浪淹没了公路与低洼地带的房屋,迫使当地进入紧急状态,让这个经济总量为1.61亿美元的国家遭受了超过150万美元的损失。这样的灾难并不是第一次降临,马朱罗建城以来就一直在与每十年一遇的特大潮汐灾害抗争。然而,随着全球碳排放有增无减,海平面上升与热带气候问题频发,越来越严重,潮汐灾害也与日俱增。如果是隔几年遭一次灾,马绍尔人还能承受,可要是每几个月一回,他们就不堪重负了,  相似文献   
25.
《企业家天地》2010,(4):99-99
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追根溯源,人类各种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主要原因之一。越来越重的二氧化碳排放压力,让如何有效降低碳排放的技术和生活方式,成为逐渐被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6.
秦艺菡 《西藏旅游》2011,(10):16-57
在喜马拉雅另一端,你会发现一个地球上高度差第二大的国家,沿着喜马拉雅山麓,从低于海平面100米的塔拉平原,到海拔1300米的加德满都谷地。再到海拔8000米以上的八座雪山。直至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  相似文献   
27.
尽管曹妃甸港在寒潮中解冻最早,但是它却体会到了天气之外的另一种寒冷。 2010年1月初和月末,《环球财经》记者两次探访曹妃甸港,与在30年一遇的海冰灾害中纷纷冰封的其他渤海湾港口不同,甚至在月初寒潮最为凌厉之间,曹妃甸港口海平面上也只是漂着浮冰。  相似文献   
28.
最近在看两本书,一本是已经看完的《大迁移》,另一本是《落脚城市》。两部图书从不同的切入视角讲述了同一个主题——人类社会的变迁和迁移。在《大迁移》这部书中,作者史蒂芬.法里斯明显更多的是基于全球环境变化大背景下,人类社会迁移的论述,更像是一个宏大背景下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浮世绘。文章描写了很多因为环境变化导致的人  相似文献   
29.
未来水世界     
《中国海关》2007,(9):41-43
上世纪60年代末期,位于孟加拉湾沿岸的孙德尔本斯森林区生活着大约500只孟加拉虎,如今数量已经锐减到一半。孙德尔本斯森林区横跨印度和孟加拉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树林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老虎栖息地。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使这里的海岸受到严重侵蚀,曾经茂密繁盛的红树林已经变得稀疏枯萎,老虎不得不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寻找食物和住处。  相似文献   
30.
大蓝洞     
《国土经济》2014,(12):F0004-F0004
大蓝洞(Great Blue Hole)为一石灰岩洞,是全世界最大的水下洞穴,位于伯利兹外海约60英里(96.5公里)的大巴哈马浅滩的海底高原边缘的灯塔暗礁(Lighthouse Reef)处。大蓝洞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河时代末期,后来因为海水上升,洞顶随之塌陷,遂变成水下石灰岩洞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