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研究:模型选择及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红霞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22(5):31-35
以日收盘数据计算出的市场日收益率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利用准极大似然估计方法QML估计三种ARCH类模型(GARCH、T-GARCH和E-GARCH)对中国股市波动性与稳定性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的结果,得出EGARCH(1,1)模型是最优的拟合模型。运用最优模型实证发现中国股市不仅波动性很大,而且波动是不对称的。 相似文献
92.
近期,欧洲局势再陷僵局。面对欧债危机的不确定性以及我国南海的紧张局势,我国A股市场也随之出现了调整。Wind数据显示,5月9日,上证综指下跌1.65%,深证成指跌幅更是达到2.19%,主力资金出逃迹象明显,市场进入弱势格局,资金也在避险情绪的驱使下寻找避风港。 相似文献
94.
在报告期内(2008.4.16~2008.5.15),A股经历了剧烈振荡,上证指数期累计上涨约8.6%,深证成指累计上涨约8.2%。中小板指数累计上涨约10.2%。 相似文献
95.
96.
2008上半年,A股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股票市场,跌幅超过了遭遇次贷危机的美国股市,也超过深陷经济泥潭的越南股市.截至2008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下跌48%,深证成指下跌47%.这固然和过去两年巨大涨幅积累的泡沫有关,但在短短的8个月时间出现50%以上的下跌绝非单纯的挤兑泡沫那样简单. 相似文献
97.
经济学中是这样描述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即"价格总是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股票的价格又何尝不是呢?从2001年到2005年,上证综指从2245点下跌到998点,"估值水平从严重高估到严重低估";2005年到2007年,上证综指从998点上涨到6124点,估值水平则从"严重低估到严重高估";6124 相似文献
98.
本文利用单位根检验方法,对2005年12月22日至2008年7月22日中国股票市场上证综指与深证成指序列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两种股份指数序列均存在单位根,这说明两者的变化是非线性的.而两种指数的收益率序列经过检验证明不存在单位根.文章还发现上证综指与深证成指存在极高相关性,并利用非线性方法,对两种指数收益率序列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9.
文章使用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交易市场2010年10月4日到2012年10月19日共678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对其指数对数收益率做了VAR与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结果发现,VAR系数与格兰杰因果检验均没有支持上海股票市场与深圳股票市场显著性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0.
为更深刻地揭示沪深股指收益率特征,本文提出两成分混合广义正态分布及其退化分布、非对称广义正态分布及其退化分布等8种分布,对上证综指(SSEC)和深证成指(SZCZ)日收益率数据进行拟合对比分析。通过拟合评价和VaR度量发现:对于上证综指,用非对称广义正态分布更好地拟合日收益率数据的尖峰厚尾带偏特征;对于深证成指,用两成分混合广义正态分布更好地拟合日收益率数据的尖峰厚尾带偏特征。在进行沪深股指波动率预测、资产定价和风险度量时,建议选择非对称广义正态分布和两成分混合广义正态分布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提高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