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50篇
工业经济   151篇
计划管理   246篇
经济学   43篇
综合类   35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22篇
农业经济   44篇
经济概况   37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辅助生产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供电、供水、机修等辅助车间发生的费用。根据成本与收益的配比原则,辅助费用需要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但对于同时拥有多个车间、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来说,辅助生产费用需要在各生产车间之间分配。分配的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及代数分配法等不同方法。其中计划成本分配法可以简化计算过程、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成本,有利于分清各单位的经济责任。但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计算各受益单位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差异的过程不易理解,也不便于掌握,且成本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的处理方法也违背了会计准则中的"配比原则"。本文拟通过分析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改进措施提高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方便初学者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732.
王艳培 《化工管理》2022,(23):27-30
血管内药物洗脱支架药物涂层在进行喷涂工艺过程中需应用溶剂丙酮和乙酸乙酯,必须建立残留溶剂分析方法,以对血管内药物洗脱支架药物涂层中的丙酮和乙酸乙酯进行检测。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血管内药物洗脱支架中的丙酮和乙酸乙酯同时进行检测,色谱柱为HP-INNOWAX,检测器和进样口的温度分别为250℃和150℃,柱温采用程序升温,顶空温度80℃。结果发现,丙酮线性范围为48.1~962.3μg/mL;乙酸乙酯线性范围为53.5~1 069.2μg/mL。丙酮加标回收率为97.31%;乙酸乙酯加标回收率为96.71%。该测定方法的准确性高、可靠性好,是检测血管内药物洗脱支架的丙酮和乙酸乙酯残留量的一项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33.
充填开采有助于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在此过程中空巷的应力分布对工作面的巷道布置至关重要。空巷在有充填的情况下,围岩更有利于工作面的巷道布置。综合考虑石窟煤业30106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选择超高水注浆材料为充填材料,对充填材料不同体积配比(分别为93%、95%、97%)、不同养护时间(分别为12h、1d、2d、3d、7d)的凝结硬化体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超高水材料固结体应力的应变特征及充填施工工艺的影响因素,为后期复采工作面过空巷布置提供了依据,为其他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34.
文章采用氯化胆碱类低共熔溶剂为提取介质,对五味子果实中的木脂素类化合物进行超声辅助提取。首先对9种氯化胆碱类低共熔溶剂(DESs)及4种物理辅助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了筛选,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含水量、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对木脂素提取率的影响。超声波辅助氯化胆碱-乳酸(1∶1)低共熔溶剂提取木脂素的效果最好。最佳提取工艺是:料液比1∶10,含水量20%,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600 W。此条件下,总木脂素得率为13.06 mg/g。超声波辅助氯化胆碱类低共熔溶剂提取具有得率高、安全环保等优点,该研究为提取五味子中木脂素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735.
回顾自1494年帕乔利的《簿记论》发表至今的利润确定变迁历程,对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与评述,发现利润确定的变迁历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一是以会计账簿记录为特征的利润确定阶段(1494~1939年);二是以收入费用配比为特征的利润确定阶段(1940~1979年);三是以资产计价为特征的利润确定阶段(1980年至今)。利润确定复杂化的历史原因在于,利润确定过程中资产计价逐渐取代了收入费用配比的主导地位;应当坚持收入费用配比的主导地位,兼顾资产计价,而非相反。  相似文献   
73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