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04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财政金融   3537篇
工业经济   1855篇
计划管理   27480篇
经济学   6037篇
综合类   3090篇
运输经济   4751篇
旅游经济   55篇
贸易经济   19889篇
农业经济   1875篇
经济概况   590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28篇
邮电经济   623篇
  2024年   249篇
  2023年   550篇
  2022年   1213篇
  2021年   983篇
  2020年   1155篇
  2019年   1076篇
  2018年   470篇
  2017年   1204篇
  2016年   1612篇
  2015年   2340篇
  2014年   5497篇
  2013年   4675篇
  2012年   6503篇
  2011年   6759篇
  2010年   5926篇
  2009年   5200篇
  2008年   6113篇
  2007年   5228篇
  2006年   4028篇
  2005年   3588篇
  2004年   2844篇
  2003年   2800篇
  2002年   2003篇
  2001年   1302篇
  2000年   978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2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的利润增长空间受到很大限制。为此,不少企业努力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销售物流是企业考虑的重要选项。本文对国有企业产品销售物流动作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选择方案,以期能够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白秋颖  高岩 《中国储运》2021,(3):140-141
近几年公共突发事件如SARS、汶川地震、新冠肺炎等无处不在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完善的应急物流体系是解决公共突发事件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本文从辽宁省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应急物流体系总体现状,揭示区域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缺陷,提出健全区域应急物流体系的有效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25.
一、威海仁川"四港联动"提出背景 1."四港联动"是威海市深化开放发展的必然要求韩国是威海市最密切的经贸对象之一.威海市作为距离韩国最近的城市,从建市以来就大力实施"借韩兴威""互利共赢"的城市发展战略,凭借对韩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得到了巨大发展.据统计,2018年1一11月,威海市口岸自韩国进出口的货物总值占全部总值的61.6%,货运量占37.6%.在威海市与韩国经贸往来进一步密切的背景下,打造高效、便捷、经济的物流通道成为促进双方经济发展和更高水平开放的必然需求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6.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当前面临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与学生的职业素养相关。在当今高职院校强调专业技能的情况下,职业素养培养也应并驾齐驱。以仓储与配送岗位综合实训为代表,探索出一条技能提升与职业素养同提升的物流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之路,实现了从学生到实习生到准员工的顺利转变和职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培养出了素养好、留得住的物流人才。  相似文献   
27.
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产业转型升级在国家政策文件和研究文献中出现的词频较高。文章以我国物流业为研究对象,从现有涉及到物流业转型升级方面的文献挖掘有效信息,梳理我国物流业转型升级研究的历史脉络,从供应链与价值链、产业集群、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和产业联动四个视角对现有的物流业转型升级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从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研究、阶段性划分研究和演进规律研究三个方面指出了现有文献的研究不足和以后可能的研究方向。其中,供应链与价值链视角侧重于物流企业的纵向角度,产业集群视角侧重于物流企业的横向角度。文章对于物流企业战略设计、政府政策的制定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8.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营经济主要经历了曲折探索和全面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营经济发展道路。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发现中国在探索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突破了意识形态局限,对民营经济正名立法,保障了民营经济的平稳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全面实现了调整手段、调整内容、调整目的和调整对象的转换,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经验,启发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全面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务、市场和舆论环境,进而在混合所有制引导下,不断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9.
30.
全日空在华急速扩张日本全日空航空(AllNipponAirways,ANA)公司在2002年5月份宣布,将开办日本与烟台、南京、西安、成都、武汉、杭州、宁波和温州间的八条全货运航线,连接东京成田机场或大阪关西机场,从而使全日空在中国(包括香港)的客、货运航线数量将扩张一倍。为了解决货源供应,全日空计划在十六个货运航点中,通过与中国公司的合作,建立更完善的陆路覆盖网络,从而吸引更多日本付货人采用该航空公司的服务,把货物经日本机场配送到中国内陆各大城市。此外,全日空在2002年4月份已与中国西南航空和上海航空签订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