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4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60篇
经济学   120篇
综合类   80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13篇
贸易经济   76篇
农业经济   36篇
经济概况   13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李梦雅 《消费导刊》2011,(12):33-35
在“晚期现代性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诃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认同的意义,不仅对于个体的生命活动,而且对于社会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本文探讨了认同作为一个现代性问题如何被凸显出来,分祈了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认同问题的表现和特点,从非连续性、连续性、反思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2.
为了边区克服教育基础薄弱,人民思想观念落后,学与用严重脱节的问题,陕甘宁边区政府自成立后,便着力将教育事业与抗战实际、边区建设及人民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积极贯彻教学合一、学用一致的教育思想,指导边区各类教学实践,不断把边区教育事业推向前进。这不但改变了边区当时的教育现状,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支援了抗战与边区的生产建设,而且边区学用一致的思想和实践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其现代性价值更是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3.
你很难相信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是写于1895年。处于历史序列中每本书的写作与出版都不可避免携带着某种时代的印记和时效性,以至于我们翻开书页就能从字里行间嗅出那个过往时代的蛛丝马迹。但是《乌合之众》则不然,勒庞写出了那个时代的非理性精神,但是从现代性的语境解读,我们反而从当年的历史文本中解读出了当下,也许再也没有比这个话题更为契合我们这个时代中的精神脉搏了,因为我们正身处在一个大众时代。  相似文献   
124.
在当前的学术界中,现代性是作为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文章通过对马克思关于现代性内涵的界定以及如何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分析,为学术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5.
组织的永生     
胡泳  郝亚洲 《IT经理世界》2013,(13):124-125
印刷术带来的工业化思维也必然会被网络信息时代的创造性思维取代。组织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创造更加适合于作为节点的个体的创造环境。齐格蒙特·鲍曼认为,现代性正在从"固体"阶段转向"流体"阶段。也就是说,被传统社会所固化下来的行为模式、个体选择等社会形态都不能再长久保持不变,因为一个形态腐朽的速度远快于人们对其  相似文献   
126.
"诗与哲学之争"可以说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古老却又历久弥新的话题,诗与哲学的论争中时时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诗与哲学,无论谁主沉浮,都是指向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当下从审美现代性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这一古老命题,不论是哲学对诗的压制,抑或是诗对哲学的反抗,都具有强烈的现实色彩。当下,艺术与审美则在某种意义上历史地承担了对身处现代生活中的人们进行心灵"审美救赎"的重任。诗歌可以说从审美现代性的维度实现着对人们精神层面的"审美救赎"。  相似文献   
127.
鄢烈山 《商》2012,(16):198-199
今年5月29日收到郑州袁庾华的短信,问我可否为马立诚的新著《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写书评。我与此公有一面之缘,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此公虽然顽固维护毛泽东晚年思想,不赞成彻底否定"文革"和"大民主",却也认同"程序民主",并能取兼收并蓄态度,在郑州经营"思想沙龙"时邀请各派学者开讲;二是历经坎坷无怨无悔,时年65岁,精神抖擞,背个双肩包,坐火车硬  相似文献   
128.
马克思、韦伯、涂尔干是社会学界的三位巨匠,他们关于现代性的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马克思的资本主义观点、涂尔干的工业主义观点和韦伯的理性化观点都能够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指导。不同的现代性理论会有不同的基本立场和观察角度,正是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导致了在对现实的社会研究中也会形成不同的思路,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由之而来的政策取向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9.
萨拉·马哈拉吉读本1.流动而强有力的播撒:马塞尔·杜尚和理查德·汉密尔顿2.在业火中升华关于即将到来的亚洲喧嚣的札记3.有章法的知识与无章法的知识:有关视觉艺术作为知识生产的若干笔记4.通往绝对的硬币:超越现代性5.不忠之信——论他者的不可翻译性6.哲学性的地理:萨拉·马哈拉吉访谈  相似文献   
130.
赵树冈 《开放时代》2014,(5):94-109
自20世纪80年代起,人类学者再也不用透过台湾、香港,或东南亚华人社会"间接"了解中国,而50年代迄今,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与相应的社会文化变迁,更使得中国本身已然成为宝贵的田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西方学者在中国这块田野地的研究,几乎都不脱离革命、传统与现代性这彼此牵连的三条主轴。对人类学者而言,当各类媒体如临现场般的呈现大小事件,田野研究和参与观察不再是学科专利,究竟人类学对了解当代中国的意义为何?在目前无论主题、理论、方法与其他相关学科高度重叠的现况下,人类学对于中国研究的独特视野及洞见又何在?本文试图透过近二十年来的西方人类学中国研究指出,革命本身与其当代意义不应也不能被视为禁区,反而是值得反思、持续深化论证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