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财政金融   240篇
工业经济   98篇
计划管理   553篇
经济学   666篇
综合类   266篇
运输经济   17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709篇
农业经济   138篇
经济概况   52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产性服务业目前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就业增长的主渠道。本文在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界定的基础上,运用就业弹性和投入产出方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直接就业效应和综合就业效应高,就业吸纳空间大,就业吸纳能力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成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2.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2005年苏浙沪三地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得出两个主要结论:(1)长三角形成以上海一服务业、苏浙一制造业为特征的产业空间布局模式;(2)长三角区域间存在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由此本文认为基于产品差别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为地区内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错位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3.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我国产权改革的重中之重,深入理解国企改革进程对于今后的改革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诺思的适应性效率理论为基础,对国企内部产权改革过程进行微观分析,指出国企改革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的实行,没有正确引导个体知识的发挥及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与当时的经济环境产生了不适应性,不利于国企改革的成功.只有提高国企改革措施与改革环境的适应性,正确引导个体努力的方向,改革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影响其升级有两个重要原因:制造业企业内部制造环节和服务环节的分离降低了企业的装置成本并有助于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社会化的专业分工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并且在产业关联度上形成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历史经验表明,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顶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不断地投入现代服务业所内含的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使整体产业结构不断向"软化"趋势调整.通过利用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四地以及全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计算比较,北京是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能够较多地利用外部服务业的地区;利用北京等四地2000-2005年的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计量检验表明在四地外部服务业的发展都将有利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中,北京市的服务业增加值提高1个百分点,将使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0.6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5.
新兴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步入工业化发展中后期的浙江省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重点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也是推动浙台产业合作机制与模式创新的重要切入点。浙江应抓住ECFA为两岸开展生产性服务业合作提供的良好契机,推进双方产业合作机制与模式创新,推动浙台经济合作模式从功能性向制度性转变,确立推进双方生产性服务业合作的策...  相似文献   
116.
通过验证发现,政府生产性支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只有产出效应,没有增长效应.以基本建设支出、财政科学支出与财政教育支出对产出的影响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当只考虑生产性支出的水平影响时,财政科学支出与财政教育支出的正向作用较为明显;而当考虑到生产性支出的滞后项时,三项支出都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2)在静态分析中...  相似文献   
117.
基于31 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能源利用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有助于促进本地区能源利用结构优化,但对周边地区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却产生了负向空间外溢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长期影响大于短期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环境治理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均显著促进了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能源利用结构优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仅对本地区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对周边地区未产生积极影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集聚对能源利用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仅有长期效应而无短期影响;金融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在短期和长期均显著抑制了本地区和周边地区能源利用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18.
本文基于服务业价值链视角,通过区分生产性服务业上下游活动,构建上游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指标,结合依托于“准自然实验”的PSM-DID 方法,实证检验了高铁建设与上游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的高铁建设显著降低了上游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高铁建设并不是有效促进城市上游服务业发展的充分条件;相较于东部地区,高铁建设对西部地区的负效应更强,而在中部地区高铁建设对上游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不显著;高铁建设对上游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且边际效应呈逐步递增趋势。本文研究为进一步借助高铁建设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9.
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及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有助于提高当地经济实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通过对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部门构成不合理、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拉动力低、高技术人才少等问题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应引起足够重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0.
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地级市为例, 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制造业集聚与技术创新形成有效互动, 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抑制作用, 且不能通过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协同集聚经济效应的发挥更加依赖当地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 只有当技术创新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 协同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 若低于这一水平, 协同集聚会抑制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