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23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73篇
财政金融   2582篇
工业经济   1099篇
计划管理   5707篇
经济学   7489篇
综合类   2046篇
运输经济   177篇
旅游经济   141篇
贸易经济   4612篇
农业经济   6068篇
经济概况   6951篇
信息产业经济   73篇
邮电经济   45篇
  2024年   203篇
  2023年   665篇
  2022年   804篇
  2021年   908篇
  2020年   795篇
  2019年   764篇
  2018年   382篇
  2017年   609篇
  2016年   903篇
  2015年   1392篇
  2014年   3302篇
  2013年   2909篇
  2012年   2596篇
  2011年   2859篇
  2010年   2980篇
  2009年   2565篇
  2008年   2770篇
  2007年   1861篇
  2006年   1606篇
  2005年   1451篇
  2004年   1015篇
  2003年   1024篇
  2002年   707篇
  2001年   625篇
  2000年   448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永远流淌的大瀑布——欧茨小说《大瀑布》的生态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变暖,生态危机是当下最热点话题,因为生态危机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安全.跟许多有识之士一样,欧茨也关注生态问题,虽然她不是生态主义者,更不是生态女性主义者.近作<大瀑布>探讨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给读者以启示:人类只不过是生物圈的一份子而已,任何生命体都有其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循环经济:席卷全球的发展新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9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正式颁布了《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在《纲要》中提出了构建生态省建设的五大体系,其中第一个体系就是“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2004年2月,在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地提出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开展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  相似文献   
103.
104.
刘义圣 《发展研究》2003,(10):37-39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温饱有余”的初步小康,本省还是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的省份。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本省同时又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缺乏的省份,环境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尚不能满足人们对环境生态化、舒适化的日益增长的需求。鉴此,应该深刻领会“没有生态文明的小康不能称之为全面小康”的题中应有之  相似文献   
105.
106.
柘荣以盛产太子参而名扬海内外,其产量约占全国的二分之一。县长许青云告诉记者“医药产业是柘荣最具优势和特色的产业。柘荣县正积极推介太子参和三尖杉药材资源优势项目和医药关联产业项目,争取再引进若干家医药企业和相关企业,形成相对配套的产业群体,争取五年内药材产值达到6亿元,打造‘闽东药城’。”  相似文献   
107.
影响应纳税额因素通常有两个,即计税依据和税率。计税依据越小,税率越低,应纳税额也越小。因此,做税收筹划,无非是从这两个因素入手,找到合理.合法的办法来降低应纳税额。  相似文献   
108.
会计管理最初产生的年代在中国的西周王朝,比希腊至少早5世纪,比意大利早20世纪,比美国早27世纪.其最初产生的地域不是希腊、意大利与美国,而在中国本土.最初产生的环节不仅是在生产环节,而且还包括分配和消费环节,著有<周礼>为证.  相似文献   
109.
梁太平 《广西经济》2004,(10):30-31
确立地方经济发展思路,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走特色发展道路。江州区委、区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后认为,实施以“保生态、促发展”为核心的生态发展战略,符合江州区资源实际,符合我国的未来发展战略,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江州区实现经济、社会与人、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