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97篇
工业经济   21篇
计划管理   124篇
经济学   83篇
综合类   66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18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13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4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清晰勾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结构,明确提出宏观经济体制改革要点的同时,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明确要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应依法破产”。本文将就国有企业实施《破产法》的基本情况、主要障碍和政策建议作一专题探讨,以期推进企业劣汰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742.
范纯 《现代日本经济》2007,156(6):33-37
日本倒产法制是对应近代经济结构在明治维新后确立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萧条,很多实体性和程序性制度规定暴露出陈旧、僵化、低效特征。经济复苏的要求成为推动日本倒产法制改革的契机和动力,日本从1999年开始实行倒产法制改革,其中包括创设民事再生制度,修改公司更生制度,实行新破产制度,引入新的特别清算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日本将倒产法制作为产业再生的工具,有可能触动倒产法自身存在的基础。因此对于日本倒产法制改革的长期效应仍需不断审视。  相似文献   
743.
丁艳 《中国金融》2007,(9):27-29
考虑到银行破产的现实可能性和强烈的负外部性,各国法律都赋予了银行监管机构从破产预防、破产重整到破产清算一系列程序中充分的权力。但是我国尚未建立系统性的银行破产法律制度,也没有对银行监管机构在破产程序各个阶段的定位加以明确而充分的界定。2006年8月通过的《企业破产法》对金融机构破产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同时考虑到金融机构的特殊性,明确授权国务院另行制定实施办法。因此,如何尽快制定专门适用于银行破产的行政法规或规章并对监管机构在其中的定位加以合理界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44.
有关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破产法》.《存款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正在制定或准备制定中,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有关。为了使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立法更加合理高效,减少法律冲突,借鉴国际经验,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45.
本文围绕构建银行业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的目标,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破产风险处置现状,以及我国对相关国际标准的符合情况,对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与企业破产法的有效衔接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对破产银行进行高效有序处置,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置金融风险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46.
《经贸实践》2007,(7):48-48
企业破产法6月1日起施行;市场越来越细分化行业网站纷纷抢驻义乌;杭州欲打造“总部经济”中心抓住新发展机遇;三大报齐发社论:调整不改牛市基本面;欧盟又筑新“绿色壁垒”温州鞋企面临考验。  相似文献   
747.
中国内地的新破产法已经获得通过并即将实施。新破产法在立法理念上遵循利益平衡观,对债务人、债权人的利益保护以及经济秩序、交易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维护进行平衡协调;在制度设计上坚持科学发展观,有众多创新和突破。新破产法在适用范围、破产原因、跨国破产、破产管理人、破产重整、职工权益保护、国有企业与金融机构破产、破产违法行为惩处、破产程序构造等方面的制度设计都有所完善。  相似文献   
748.
我国应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其原因在于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是人类社会追求平等的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经济全球化及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在模式选择上,应采取一般破产主义,因为这种模式是破产法律制度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市场主体地位平等化、贯彻公平竞争原则的要求;它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加快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进程。  相似文献   
749.
2006年8月27日通过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志性的一部法律,既立足中国国情,又遵循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惯例,对破产实体问题以及破产程序问题的规定更加明确具体,为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750.
破产法的实施对商业银行影响重大,它降低了银行的破产风险和债权风险,有利于债权的回收,控制了财务风险.但是其新引进的制度和规定也增加了银行财务管理的难度、增加了清收保全工作风险和偿付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