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67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60篇
财政金融   1479篇
工业经济   634篇
计划管理   2161篇
经济学   1980篇
综合类   1095篇
运输经济   99篇
旅游经济   33篇
贸易经济   2083篇
农业经济   1013篇
经济概况   147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篇
邮电经济   18篇
  2024年   315篇
  2023年   640篇
  2022年   618篇
  2021年   504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379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317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458篇
  2014年   877篇
  2013年   746篇
  2012年   873篇
  2011年   913篇
  2010年   890篇
  2009年   644篇
  2008年   546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32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347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湛忠灿 《新智慧》2007,(6):34-35
按照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债权方,在进行债务重组时按照收到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营业外损益。笔者认为债务重组时债权方总是发生重组损失,因此营业外损益科目余额应该恒在借方。  相似文献   
13.
孙燕芳  丁红燕 《新智慧》2006,(5):40-40,41
财政部于2005年11月颁发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对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的有关会计处理做出了具体规定。但笔者对其中以权证支付对价取得流通权的会计处理规定有不同看法,本文就此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度和研究河北省域各地级市及分区域碳排放全要素效率水平、内在差异与影响因素等发现:一是河北省全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波动上升,年均增长约1.23%,其中,来自技术进步因素影响推动的增长率为0.17%,技术效率影响的增长率为1.06%.二是河北省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出"两头(边)高、中间低"的总体格局,冀北(毗邻北京)城市高于南部地区,冀东(毗邻天津)城市高于西部地区,冀中地区整体最低.三是冀北区域城市技术效率的改进直接助推了其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冀中地区的技术进步退化导致了其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下降,冀南和冀东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则主要来源于该地区技术不断进步的影响.四是无论是基于时间点的测度还是按照年度均值处理,河北省各地级市碳排放生产率都偏低,甚至部分城市显示无效.  相似文献   
15.
周兰 《新智慧》2006,(2):15-16
股权分置改革是指通过非流通股股东以一定形式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获得流通权,从而实现股票的全流通。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核心是对价的支付,即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一定的对价,以获得其所持有股票的流通权。  相似文献   
16.
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八条规定,“按份共有财产的每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分出或者转让。但在出售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十二条规定:“共同共有财产分割后,一个或者数个原共有人出卖自己分得的财产时,如果出卖的财产与其他原共有人分得的财产属于一个整体或者配套使用,其他原共有人主张优先购买权的,应当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同时,股份制这一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在中国的工商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现代大公司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往往是通过企业合并的途径来完成的。企业合并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出现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我国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掀起的企业合并浪潮,其目的在于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和组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人们立足点的不同,对股份制公司合并的范围认识程度也不同。不同的合并范围决定了所采用的合并会计报表中少数股东权益的归属与商誉的确定不同。本文仅就人们对股份制公司中少数股东权益、商誉归属问题及对合并会计报表的不同影响程度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8.
一、盈余管理及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盈余管理是指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是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是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或者是指企业的有关利益主体在某种意义上有意识地介入到对外公布的财务处理过程中.即“对揭示的管理”.以达到有关利益主体的非公开化的目标。这是一种在法律、法规、准则等允许范围之内的行为。盈余管理行为主要表现为会计行为.但又不仅仅局限于会计方法。假如不存在会计法规的弹性空间.盈余管理行为亦将不复存在。成本最低的现代企业会计规则制定权的合约安排范式是:政府享有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的制定权,经营者享有剩余的会计规则的制定权.由独立、客观、公正的会计专家来监督经营者对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的遵循和对剩余的会计规则制定权的适当行使,在这一范式中经营者手中剩余的会计规则的制定权.就是会计法规中存在的弹性空间。经营者作为代理人.又是一个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当他们的利益与委托人之间利益发生冲突时.必然会行使这一剩余的会计规则的制定权.来获取自身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农业银行授信制度是为了控制和防范客户用信的总量风险,而信贷转授权制度则是合理配置信贷资源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上级行对下级行工作权责的赋予与确认,它旨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促进业务发展,在充分体现一级法人意志的前提下调动各级行业务经营的积极性。但是从近几年的实践看,现行的信贷授信授权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要求,既制约了信贷业务的拓展,也削弱了经营行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多层次调查、审查、审批的体制下,导致贷款责任难以追究,因此改革现行的信贷授信授权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中,有的银行为了确保债权的“万无一失”,为同一债权设置多重担保,如两个或多个保证人、抵押人,或者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等。但在主张担保权时,多个担保人往往互相推诿,滥用“抗辩权”,致使纠纷久拖不决,有的甚至导致时效及担保权的丧失。因此,弄清同一债权多个担保人的清偿责任和顺序问题,对于掌握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