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2篇
工业经济   15篇
计划管理   82篇
经济学   47篇
综合类   22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61篇
农业经济   204篇
经济概况   45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1 毫秒
491.
<正> 在我国统计学界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拉氏指数能单纯(或准确)地反映指数化指标的总的变动情况,而派氏指数则不能单纯(或准确)地反映指数化指标总的变动情况,原因是派氏指数包含了部分同度量因素的变动影响在内。如在《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科书》中的“统计指数”一章中就有这样的阐述:“按拉斯佩雷斯理论计算的销售量综合指数,准确地反映了多种商品销售量总的变动情况。”“因为我们要求销售量综合指数准确反映销售量的变化,即要求  相似文献   
492.
潘法连 《中国农史》1990,(3):114-118,F003
本文续编了笔者阅读王毓瑚教授《中国农学书录》一书所作的札记五则,即分别对其著录的《神农》、《养猪法》、《牛经》(《相牛经》)、《高堂隆相牛经》、《相牛经》(宁戚《相牛经》)等五种农书的书名和撰者等进行了考订。  相似文献   
493.
494.
<正>克氏原螯虾大约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由日本引入我国南京,开始在江苏省南京市及其郊县繁衍;由于该虾适应性广,繁殖能力强,无论江河、湖泊、池塘及水田均能生活,  相似文献   
495.
<正>克氏螯虾原名为克氏原螯虾,俗称“龙虾”。克氏螯虾的生命力极强,在池塘、稻田和一些荒滩、小坑塘等水体中都能生长。池塘养殖克氏螯虾,容易管理,产量高,效益好,是克氏螯虾养殖的主要方式。我们在本县洪蓝镇水产养殖场进行了二年的试验养殖,取得了一定的养殖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96.
<正> 克氏螯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俗称龙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螯虾科。原产北美洲,1918年引入日本,1929年由日本传到我国江苏省。经70余年的自然繁衍,目前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种类也日益丰富,其中克氏螯虾以其肉味鲜美,营养丰  相似文献   
497.
今年6月23日至6月24日,本市首次发生了河蟹、克氏螯虾泛塘事故。赵有旺4.1公顷池塘浅水区随处可见死亡的水产品,鳜鱼、河蟹、克氏螯虾死伤惨重。此次事故实为罕见,但教训深刻,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498.
<正>南方广大的沿湖、沿江(河)地区,有许多低湖田、低洼田、冷浸田等;这些田一年只种一季中稻,每年9-10月水稻收割后就一直空闲到第二年6月。如将这些稻田与克氏原螯虾轮作,不仅水稻可增产5%~10%,而且每亩可以收获克氏原螯虾150~200公斤,产值超千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99.
<正> 为探索螯虾养殖高产模式,我们于2001年7月至2002年10月进行了螯虾池塘精养试验,获得了亩产螯虾400kg的产量,具显著的经济效益。由于目前尚无螯虾苗种出售,故仿照青虾的养殖模式,采用放养亲虾在池塘内自然繁殖的方式进行。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00.
<正>淡水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宜城人亲切称其为“宜城大虾”。近几年,湖北省宜城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大虾做文章,大力推广“池塘鱼虾混养”和“稻虾连作”等先进高效模式,以基地推动养殖,以养殖促进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