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61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财政金融   2265篇
工业经济   1421篇
计划管理   5028篇
经济学   4549篇
综合类   1567篇
运输经济   206篇
旅游经济   178篇
贸易经济   3985篇
农业经济   1851篇
经济概况   3266篇
信息产业经济   45篇
邮电经济   106篇
  2024年   268篇
  2023年   922篇
  2022年   985篇
  2021年   1194篇
  2020年   927篇
  2019年   979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618篇
  2016年   662篇
  2015年   843篇
  2014年   1798篇
  2013年   1599篇
  2012年   1838篇
  2011年   2158篇
  2010年   1746篇
  2009年   1498篇
  2008年   1460篇
  2007年   1109篇
  2006年   1044篇
  2005年   961篇
  2004年   371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区域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对中国31个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描述了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及其动态趋势。通过采用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收敛特征进行验证,反映了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且空间相关的问题,得出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收敛效应显著的基本结论,提出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加强绿色协调共享发展的科学谋划和提高开放与创新成效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新发展理念下的空间格局优化与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或参考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992.
陈超  蒙克 《开放时代》2022,(6):165-182+10
在一个国家内部,为什么不同的地方在全球化与福利供给之间的关系上呈现截然不同的情况?现有研究主要是从“福利需求”的角度进行回答,鲜有从“福利供给”的角度解释政府为什么以及如何回应社会的福利需求。本文认为,解释福利供给模式需要关注制度的历史维度。具体来说,地方融入全球化的时机是福利供给模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东莞的全球化道路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当时风险型的政治机遇空间中,地方政府官员内部难以形成关于对外开放的共识,从而使基层政治与地方社会精英成为全球化的主要推手,并形成庇护主义的政商联盟,最终塑造了东莞地区效率型的福利供给模式。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昆山对全球化的融入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得益于当时友好的政治机遇空间,地方政府内部形成了关于对外开放的共识,在这一共识下,地方政府成为推动全球化的主体,与外资形成合作主义的政商联盟,最终形塑了当地补偿型的福利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993.
数字经济推动经济增长和质量效率变革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构建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理论基础之上,利用中国254个城市2011—201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具有动态效应,还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数据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不同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省际交界相邻城市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空间溢出效应要明显高于省内相邻城市,中西部地区相邻城市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要显著高于东部地区。以“宽带中国”为政策冲击的双重差分估计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的稳健性。这表明,不同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数字经济的投入和积累能够克服地理和交通的束缚,更加有利于城市群集聚发展和跨省市的经济区建设,尤其是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94.
对于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区域经济存在着空间相关性,为此,想要推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需要从全局的观念上进行考虑,保证区域之间的信息资源能够共享,并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持,使人口的流动趋势能够更加合理,以此来避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减少贫穷。在这个过程中,要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据,推动区域间的经济共同发展。本篇文章对于研究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性的背景和采用的模型进行了介绍,探究了对于区域经济相关性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在区域相关性影响因素的影响下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使区域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5.
996.
陆瑾 《价值工程》2006,25(5):37-39
典型的技术演化Logistic模型描述的是当存在两种新、旧技术的竞争时,单种创新的技术随时间的演化而扩散演化的轨迹,其缺陷是没有对多种创新技术同时作用进行分析。本文考虑一个改进的创新技术的扩散模型,拓展Logistic模型的解释空间,用技术适应度、新技术选择“尝试努力”时所运行的时间、平均尝试次数、“尝试努力”成功次数的平均概率等指标,来考察在一个固定的技术选择空间内,多种技术演化的随机寻优轨迹和寻优难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拓展技术选择空间引入新技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供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997.
管道行业对先进的自动化技术需求越来越高,现代管线技术包括空中和海底无人机、机器人、传感器网、人工智能、软件、云计算等。重点介绍几种先进的技术,如外部监控技术、维修机器人、HDS技术、云计算和地理空间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8.
通过计算2000—2019年中国3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碳排放和碳汇数据,构建城市碳足迹压力指数,从七大地区和城市规模的视角分析其差异、极化和空间集聚特征。研究发现:城市总体碳足迹压力呈增长态势,高值集中在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低值集中在西南地区,城市碳足迹压力与城市规模成正比。城市碳足迹压力总体差异水平较大,子群间净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主要集中在华南—西南地区。从城市规模来看,碳足迹压力差异主要集中在城市规模差异较大的组合。城市碳足迹压力极化水平下降明显,主要由认同度下降导致。城市碳足迹压力空间集聚类型主要表现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前者集中在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后者集中在西南地区。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以高—高集聚为主,低—低集聚城市数量与城市规模成反比。  相似文献   
999.
司舵  章瑾 《中国房地产》2022,(15):41-48
为探究公共社区空间微型改造与环境维度转化问题,首先引入了以UCD(User Centered Design)理念为中心的Kano模型分析方法,其次探究了环境维度转化与微设计价值意义,最后以某老旧小区为研究背景,对提出的社区空间改造与环境维度转化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以居民需求为中心,基于居民的活动需求,总结出9项环境要素,运用Kano模型,提出基本型、期望型、魅力型和无差异型4种需求类型,结合Kano模型分析法,检验不同环境要素对于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得到居民需求优先级排序,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并通过居民反馈,迭代优化,最终得到居民较为满意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曹骥赟  吴老二 《开放导报》2006,(3):75-79,86
针对我国目前正在兴起的建设城市圈的热潮,本文讨论了城市圈形成的一个模型,运用空间计量以及面板数据的方法对我国已经发展较成熟的珠三角城市圈以及正在建设的武汉城市圈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圈的可接近性能显著地促进位于城市圈内的城市的经济增长水平。本文还提出了发展边缘城市、实施组团式发展的城市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