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39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财政金融   2395篇
工业经济   1423篇
计划管理   5121篇
经济学   4671篇
综合类   1592篇
运输经济   224篇
旅游经济   179篇
贸易经济   4055篇
农业经济   1921篇
经济概况   3452篇
信息产业经济   46篇
邮电经济   105篇
  2024年   271篇
  2023年   886篇
  2022年   969篇
  2021年   1112篇
  2020年   920篇
  2019年   963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624篇
  2016年   672篇
  2015年   873篇
  2014年   1851篇
  2013年   1648篇
  2012年   1920篇
  2011年   2231篇
  2010年   1813篇
  2009年   1574篇
  2008年   1545篇
  2007年   1201篇
  2006年   1108篇
  2005年   1070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65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21.
"大都市区化"是城市化空间快速连绵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城乡一体化的地域整体特征.论文指出都市区化的经济机制是因为劳动分工和空间集聚之间的相互作用.论文基于这一经济机制对中国的城市化空间政策进行分析,提出:弱化城市规模控制,通过空间组织结构的持续调整推进都市区化发展,应成为城市化空间政策的调整取向.  相似文献   
922.
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到"多中心",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大城市空间演变的普遍经验。本文通过对上海城镇体系发展演变的回顾与总结研究,发现:上海城镇体系的发展,也同样经历了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城镇体系结构不断完善和优化的历程。今天形成的较为科学的"多中心"城镇体系布局,实际上是不同历史阶段在诸多现实矛盾与问题下推进的城镇体系建设,沿着从中心城区到郊区的推进途径,上海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四级城镇体系。可以说,以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带动的上海城镇体系演变,实际上是"中心城区极化发展引领的多中心化空间进程"。在这个"多中心化"的过程中,上海的空间演变还表现出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突出特点:城镇体系建设与区域发展的互动,特别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进程对上海今天城镇体系的影响和作用,这种通过区域发展来推进和优化城镇体系的发展模式也许可以为我国其他城市的空间演变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923.
针对辽宁省水利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提出了一套水网建设的规划方案。通过分析辽宁省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生态环境需求,确定了水网建设的核心目标和战略意义。采用GIS空间分析和系统规划方法,建立了水网布局优化模型。结果表明,所规划的水网能有效提升区域水资源配置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该研究的规划方案对于保障地区水安全,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24.
林良君 《水利技术监督》2024,(4):166-168+188
针对传统插值法获取降水量分布式信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弱点,基于福建省多年平均降水量资料,构建BART机器学习技术的插值模型。结果显示:福建省降水量空间范围介于1435~1992mm之间,降水量中心位于宁德北部和武夷山地区。ABRT模型通过拟合真实降水量与地形、海陆位置之间非线性关系,准确模拟了福建省降水量分布细节特征,其验证精度R2达0.86,MAE和RMSE分别为36.03、57.44mm,相比于传统普通克里格和薄板样条函数具有一定改进。  相似文献   
925.
中国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和基本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传统的增长模型以计量的方法分解了引致中国经济增长相关因素;并在空间层面上研究了中国28个省份的生产函数性质,验证了劳动力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存在严重过剩的事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以及综合要素生产率的空间配置效应问题,最后运用"增长的核算"框架分析了劳动力、资本与TFP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26.
"空间失配"假设及对中国城市问题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美国学者在"空间失配"假设方面的研究及其对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回顾,提出在研究中应重点关注在中国城市就业、城市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改造拆迁四个方面应用"空间失配"假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27.
数字经济时代区域要素流动愈发明显,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和经济地理正发生着剧烈的、持续的和趋势性的变化,对空间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提出了重大需求,在此背景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为重要。为深化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认识,促进其在经济管理学领域实证研究中的规范应用,文章在充分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着眼于空间计量经济学前沿理论、方法与应用,从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及技术、模型体系及拓展、国内应用现状、不足及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分析与总结,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和方向。未来国内空间计量经济学应在技术理论研究、模型应用体系,及方向上进行不断推进,以提升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928.
周才云  谢顺平 《征信》2024,(4):76-85
数字普惠金融在企业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等微宏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区域创新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以及资本投入对区域创新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省域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资本投入间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在空间效应上,各省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虹吸效应”,不利于邻省域创新的发展;进一步异质性研究发现,东北和中西部省份相较于东部发达省份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直接效应、空间效应的促进作用和溢出强度都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29.
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其核心地段往往具备良好的商业基础,但是土地资源使用日趋紧张;而城市商业中心区人流与车流的矛盾、社会娱乐活动对商业空间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现状无法满足需求的矛盾,都在提醒着城市设计者们把开发的目光转移到地下空间上来。本文以作者实践项目为例,简要阐述了封刀岭地下商业项目设计的逻辑过程,重点剖析本项目在设计过...  相似文献   
930.
聚焦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现象,对其形成机制及存在问题展开研究,总结其特征及影响。通过对南通市中心区一处典型毗邻隔离住区进行实地调研,运用研究手段发现问题并加以分析,最后引入可防卫空间理论,从空间环境、公共空间、道路空间、人际交往四个方面提出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住区环境设计的可行策略,以期加强居民交流,促进居民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