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1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22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4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4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日前,省分行对全省30个亏损较大的县级支行实施了穿透式管理举措,这无疑对一度经营效益低迷的县支行注入了新的经营活力,笔就实施穿透式管理之后,县支行如何乘势尽快走出经营低谷、摆脱经营困境,结合本行实际淡点浅见。  相似文献   
92.
本文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三队和四队的16龄和22龄的热研7-33-97橡胶人工林水文循环中磷素流失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在3月份的第一次产流中地表径流流失的磷素量占全年流失总量的42.35%~50.67%。(2)树龄长的树干径流较多,22龄比16龄高3.01%,磷素含高12.32%。(3)树龄长的穿透雨量少,16龄比22龄高29.3%,但在穿透雨中磷素的含量22龄比16龄高0.96%。  相似文献   
93.
有枪身射孔器主要用于油气井的射孔.是聚能射孔器的一种,它是由聚能射孔弹、密封的钢管(射孔枪)、弹架、起爆传爆部件(或装置)等构成的射孔总成.是利用炸药爆轰的聚能效应产生的高温高压高速的聚能射流完成射孔作业的。在生产中聚能射孔器的性能直接关系着射孔的效果和射孔后对井下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因此,对射孔器的穿透性能、射孔枪的变形(外径胀大、裂纹)、套管伤害(外径胀大、内毛刺高、裂纹等)就要有一个硬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
穿透式监管作为一种新的监管模式,为了避免扩大解释及扩张适用范围,应在金融领域不同层面将其定性为一种监管方法抑或一项监管原则。结合穿透式监管作为一项原则在私募基金适用的可行性,来审视穿透式监管原则主要通过信息披露的方式,穿透核查多层嵌套私募产品最终投资者是否适格以及底层资产去向的适用效果已经初步形成。但仍需从统一私募基金监管标准、决定穿透式监管适用"度"的监管成本与监管收益、监管底线与行为底线等影响因素,来完善穿透式监管原则在私募基金监管中的适用,推动私募基金走向规范化、市场化发展。  相似文献   
95.
本文基于我国同业监管实践构建了银行同业资金空转衡量指标,并从同业规模和同业资金空转两个角度分析比较了同业监管作用于小微企业融资的效果和机制。结果发现,同业“类贷款”与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和综合融资成本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小微企业对同业“类贷款”的依赖越低。此外,相较于单一的限制性监管,穿透式加同业负债控制的监管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同业套利;通过限制银行同业资金空转是改善小微企业融资并实现结构化调控的有效途径,但同业规模因不具备结构性特征,其监管效果则需要权衡。进一步研究发现,适当的银行间同业资金周转调剂可以使中小银行充分发挥“毛细血管”作用。本文为灵活运用穿透式监管等同业监管手段,从而实现信贷资源的结构化和精细化调控,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6.
自2018年起,中国开始全面展开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穿透式监管。监管旨在防止信用过度扩张、加强债务硬约束和防范系统性风险,是落实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举措。为考察这种宏观审慎措施的经济后果及作用机制,本文构造了隐性债务水平的度量指标,利用复杂网络理论估计了企业传递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并展开了一系列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开展穿透式监管后,地方隐性债务水平显著下降。在此基础上,对于监管前隐性债务水平较高的地区,企业风险传染性和特质性风险水平均显著降低,表明隐性债务监管在微观上减少了系统性风险在证券网络中的传染与蔓延。以上微观影响在个股关联性较强、金融风险敏感度较高,以及所处地区金融风险水平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穿透式监管有效抑制了地方隐性债务盲目扩张,降低了地区信贷约束、信用风险和价格波动风险,进而降低了企业的个股风险传染性和特质性波动。本文研究有助于理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微观传导效应,并为宏观审慎政策的评估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7.
随着金融司法适用行政规章的常态化、制度化,以及穿透式审判在金融司法中的全面推行,金融司法呈现出监管化趋向。金融司法监管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法院过于公共政策化,在人民司法的理念下,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司法的主要目标,从而扮演监管追随者的角色。由于制度角色和制度功能不同,金融司法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作用有限,金融司法监管化会严重降低司法可预期性,损害契约自由,抑制金融创新。建议按照“相对独立、互相尊重、加强沟通”的原则构建二者关系,发挥金融司法对金融监管或补强或纠偏的作用,重点关注公序良俗原则及合同效力制度的规范适用,及时发布指导性案例,加强裁判文书说理,发挥好金融司法作为规范交易行为最后一道防线的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98.
数字·声音     
《上海保险》2023,(5):4-4
李云泽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揭牌,国家金监总局党委书记李云泽在揭牌仪式上表示,将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将全力以赴,履职尽责,全面落实服务实体经济、管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努力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大力推进央地监管协同,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担当负责、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筑牢守卫国家金融安全的钢铁长城。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程序化交易在我国证券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改善市场流动性、提高定价效率的同时,程序化交易也显露出加剧市场波动、有违交易公平性等负面影响。建立“穿透”程序化交易结构、获取真实交易信息的监管体系的需求日益迫切。虽然在现行证券市场交易规则和证券监管实务中,都有穿透式监管理念的体现和运用,但穿透式监管在证券法律体系中还不是一个正式的法律概念。为了在法治轨道上推行程序化交易的穿透式监管,有必要建构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框架,落实依法监管;注重“监管并重”,补齐程序化交易穿透式监管“服务功能”的缺失;推行多元合作规制,提升穿透式监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
邮政寄递业务成本数据库可以方便邮政各单位了解企业自身的成本配置情况,支撑成本对标分析,聚焦企业成本管控关键点,查询行业成本和本单位的现实成本、目标成本。通过对标分析、层级穿透和预警分析,在移动端进行指标展示和预警。通过层级穿透,深入挖掘成本数据背后的内在原因和发现相关问题,推进企业的降本增效工作,提升邮政寄递业务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