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43篇
经济学   41篇
综合类   10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59篇
农业经济   17篇
经济概况   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加快珠三角西岸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桂生 《商业研究》2006,(17):144-145,182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深圳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珠三角东岸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全国重要的IT制造基地之一。然而,珠三角西岸在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竞争中处于弱势,为此,改变珠江口“东强西弱”的局面,加快珠三角西岸的经济发展,对整个珠三角的经济振兴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企业群竞争力研究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在分析企业群竞争力若干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目标,两个层次,三类指标和四种方法”为主线的企业群竞争力测评框架,并以温州金属打火机企业群竞争力评价为实例,验证测评框架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3.
产业发展的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现代产业群因所具有的特殊的区域竞争优势和战略地位,对本国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日益深刻,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经济理论界的普遍关注。随着中国加人WTO,我国企业将在更大范围、更宽的领域和更高层次上融人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64.
技术创新生态的组成要素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创新生态的概念,分析了创新生态组成的七个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了创新的生成原因,成长要素及增强机制。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发现,国内学者对于商贸流通业、品牌、品牌集群、商贸流通业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比较丰富,尤其是2000年以来的研究更为丰富,说明从理论到实践关于商贸流通业的品牌建设问题,在新常态下越来越得到决策者、实践者、理论研究者的重视,但是同时也发现,对于商贸流通业的品牌群化研究则十分匮乏,本文通过相关研究的梳理认为,商贸流通业品牌群化研究将是一个现有理论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6.
闫可新 《商》2014,(11):188-188
随着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人们也开始关注于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是指通信系统的整体设计,它为网络硬件、软件、协议存取控制和拓扑提供标准。  相似文献   
67.
基于分拓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常出现的"热区"问题,文章提出一种非均匀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跳路由协议,基本思路是将网络划分为宽度不等的层来构建非均匀的,路由算法按轮运行。结合剩余能量和密集度,利用Mamdani模糊推理进行层内的首选择,构建层间路由树让首以多跳方式与基站进行通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缓解"热区"问题,延长网络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68.
李伟清 《商业研究》2006,(19):167-169
2010年将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这不仅对上海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影响重大,而且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建设,也有重要的影响。分析世博会对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的影响,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群理论,探讨如何提升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9.
《农家之友》2006,(10S):6-6
横县桑蚕蘑菇行业协会创办人韦有任,打破传统的采用蘑菇房种植蘑菇的模式,积极推广方格营茧新技术,带领近2000农户采用新技术种桑养蚕,发展蘑菇种植,为当地农民闯出一条致富路。  相似文献   
70.
裘伟廷 《宁波经济》2004,(8):37-39,43
教育群的形成和发展有当前社会经济等原因,并有其自身的特点。鉴于教育群对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潜能,以及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应当关注“教育群”现象,并对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