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30篇
经济学   60篇
综合类   13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4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53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怎样建设一流的CBD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BD是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译为中央商务区,或者商务中心区,通常是指位于大城市中商贸、金融、信息与中介服务齐全、交通、通信发达,商务办公、公寓、酒店、文化娱乐设施完善的黄金地带,是世界许多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志性区域,或曰“城市特区”,也可以说CBD是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WORLD CITY)的窗口或象征。说它是窗口或“特区”,是因为其空间形象、功能结  相似文献   
222.
艾丰 《总裁》2003,(1):14-17
  相似文献   
223.
李敏  刘云 《改革与战略》2011,27(8):112-113,149
物流作为新经济时代的朝阳产业,被称为第三利润源,大力推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其他行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对西安地区物流环境的分析,采用分析对比、图表示例、理论描述等方法,提出西安物流行业应采取总部经济模式进行发展,利用总部经济带来的聚集效应使物流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从而为西部物流产业和西部经济的区位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4.
构建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指标体系及其灰色关联投影模型,以中部六省数据为样本,对其进行了测度,进而借用SPSS对其八大效应特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山西省和江西省;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及其八大效应的相关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创新效应、信息共享效应、集体学习效应、规模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区域效应、时间效应和激励效应,并且集体学习效应与规模效应显著相关,激励效应、区域效应与时间效应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25.
本文以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集聚的定义及内涵为基础,建立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基于模糊重心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人才聚集的多种效应进行评价,最后,得出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效应的重要性排序。  相似文献   
22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个地区的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在阐述城市规模影响收入差距的理论机制的基础下,选择了长三角地区2006-2015年25个城市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小二乘法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城市规模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出长三角地区的聚集效应仍大于扩散效应,使得城市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但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城市,其聚集效应在减弱,扩散效应在增强,进一步发展则会达到倒"U"型的拐点处。  相似文献   
227.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和提升与区域文化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齐鲁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中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重要区域文化,它对于胶东半岛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有着很大的潜在影响。文章在论述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特征和齐鲁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就齐鲁文化对胶东半岛地区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造与发展齐鲁文化以促进胶东地区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28.
本文分析了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内涵、特征及现状,阐述了高端人才区域聚集的经济效应、政治效应、文化效应和科技效应,并从个体、组织、区域和政府四个层面,提出了一系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229.
随着工业化的深入,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生产日益规模化和集中化,出现了在一定区位范围内某一种产业的企业大量聚集的现象,如美国底特律的汽车产业、中国北京中关村的高科技等.这表明一定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而呈局部集中的特征.这种空间上的局部集中往往带来分散状态下所没有的经济效应,我们把这种因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而给单个企业带来的额外好处,称为聚集经济.  相似文献   
230.
以制造商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个将产品销售定价和共享定价作为决策变量的单周期利润模型,在利润最大化的假设下分析制造商的共享商业模式选择决策,得到以下结论:当产品成本和运营成本被控制在某一范围内时,制造商通过内部共享能够提高利润。若运营成本过高,制造商将调整共享价格,使得共享需求为零。当产品成本过高时,内部共享模式不可行,制造商只能通过外部共享参与共享经济;与内部共享模式相比,外部共享虽然会减少制造商利润,但是更有利于共享业务的发展;引入共享业务不一定能够减少市场中的产品保有量,聚集效应强度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