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33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9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5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鲍旭平 《金融博览》2013,(13):72-75
有人说冲浪彰显个人英雄主义,它表现的是人对大自然的征服。其实不然,只有当你站到浪板上时,才能体会到在冲浪的世界里不存在征服与被征服,而在于顺势而为,冲浪代表着一种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我在接触冲浪之前,从事外贸服饰行业很长时间,那时的我烟酒不离手。偶然的一次机会,  相似文献   
62.
63.
《国际广告》2011,(3):12-15
“品牌精神”是嘉宾点评背后隐藏的一个无形指标。无论是对Diesel“大智若愚”的默认,还是对可口可乐“审美疲劳”的善意点拨,无论是对耐克“英雄主义”的肯定,还是对大众汽车用“大众词儿”的直言不讳……所有切中肯綮的品评都在提醒品牌,传播一定要契合品牌个性。然而,固守个性的同时,如何避免模式化带来的疲劳?  相似文献   
64.
时势造英雄!越是危机时刻,人们越是呼唤英雄。在很多故事中,商业时代的英雄是这样的:一个具有领袖魅力的人,他们在公司陷入绝境时出现,制订了宏伟的拯救公司的计划,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运筹帷幄,力挽狂澜,让公司重新焕发生机,似乎公司是他一个人拯救的。但商业太复杂了,而人们总喜欢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因此习惯于把企业的成败归功于一个人,在推  相似文献   
65.
好莱坞商业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好莱坞商业电影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中国的人民大众.好莱坞商业大片是娱乐的盛宴,观众在获得感官愉悦的同时,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角斗士>在讲述马克西莫斯的悲壮故事的同时,也反映了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社会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在欣赏西方电影的同时,也应对其中反映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予以关注和警惕.坚持东方,尤其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66.
新劳动法的出现,让企业更加深入、成熟地思考劳资之间多赢关系。中国改革开放二十余年,很多企业也发展到了瓶颈阶段。以前市场的开拓、维护基本上都放在单个销售人员身上,无形中他们被渲染了浓重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例如“三杯搞定三百万回款”。可是,企业要发展,正规化、专业化成为必然趋势。末代销售人员何去何从?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门不再只是企业的行政部门,  相似文献   
67.
神话与文化     
杨于泽 《金融博览》2011,(21):22-22
创新天才乔布斯去世后,美联社说,他"是一位CEO,一位科技奇才,一位未来学家,一位革新者,一位铸造者";对于乔布斯的成就,《华尔街日报》也作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解读。如果我们把乔布斯的成功归功于美国的制度,为什么有着相似制度的日本、欧洲没有产生乔布斯?甚至在美国,乔布斯式的创新者也为数极少,甚至有人认为他是"绝版"。这说明个人的经历、理念、个性对于创新的决定性作用,其中有很多因素对企业家个人是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68.
民营企业,白手起家,梦想成真,产业教父,华丽口才,统领万军……这个身材和拿破仑一样的男人,身上凝聚了所有英雄主义元素,而做一个“大侠”,是马云从小以来的梦想。于是,“领导力“这个词和马云有了天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69.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吕干威,对"拼搏"有与众不同的感受。在他看来,"拼"就是整顿精神,全力以赴;"搏"就是要不断地高飞。作为香港小超人李泽楷旗下的一员地产大将,和许多地产商相比,吕干威尽管没有像一些房地产商那样充满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情结。然而,当记者走进盈科中心A座13层,他宽敞的办公室:从他真诚的讲述中,总能感受到"拼博"这两个字在他心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70.
《风声》在中国电影进入产业化、市场化和档期化的商业运营时代可谓顺人应势,票房与奖项的双丰收可见一斑。作为一个电影个案,它所展现的却是中国国产电影在全面商业化时代所能提供的成熟示范,从制片、编剧及改编、导演及演员表演、发行及放映,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可喜的质变。该电影在影片制作上所奉行的通俗的叙事美学,可谓经验中的精髓,是一种批判性的借鉴,是对主流价值和传统美学的去的解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