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0篇
工业经济   31篇
计划管理   24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运输经济   48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38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43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中国广告》2013,(3):162-167
本届展评赛分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两大类。其中商业广告设年度奖;公益广告设年度奖和创作奖。本届展评赛共征得参赛作品382件571幅,其中商业广告作品121件176幅,公益年度类广告作品45件84幅,公益创作类广告作品216件311幅。  相似文献   
72.
《广告大观》2008,(3):80-89
2008年1月24日,第十八届时报亚太广告奖揭晓,共选出271件获奖作品,其中金奖35件,银奖4l件,铜奖54件,佳作141件。影视类最大奖由日本电通的“Ms.Yuko Yamada looks for her firstiob”夺得,平面类最大奖由台湾的BBDO黄禾广告的“TsUnamis/SWelJs/Ripples/Launch”摘取。  相似文献   
73.
国内广告创意在贬值吗?我看没有,不是它们不想,而是实在没有贬值的空间。 广告圈内的人们都在说,我们的广告创意没有价值,不被客户欣赏,每年都有10大恶俗广告的评选,并流行于网络之中。而各种国内甚至是亚太区广告大赛的获奖作品缺少行业影响力,或者作品本身也确实没有什么影响力,这是整个全行业的问题,而不在于某个人或某个组织的问题。  相似文献   
74.
《广告大观》2008,(1):70-81
2007年12月14日,第二届“中国4A创意金印奖”颁奖典礼在北京JW万豪酒店隆重举行,金、银、铜及全场大奖纷纷花落其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会长周可仁先生,中国4A顾问刘保孚先生、宋秩铭先生,中国4A理事长淑芬女士,北京奥组委国际联络部副部长、国际奥委会项目委员会委员李玲蔚女士,中国4A成员公司总裁及代表,中国广告界精英以及众多演艺界名人出席了这一盛会。  相似文献   
75.
近期,有朋友从网上传来些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的获奖作品,其中不乏精彩的创意与形式体现,当阅读完这些作品并细细体味时,却突然有了另外一种感觉,那就是,对作品留下深刻记忆的,不是作品中那几近完美的版图释放与色彩激发,而是隐含在图式表象背后的深刻人文内涵.简单地说,是文化在海报设计表现中的内在反映.  相似文献   
76.
《中国广告》2008,(3):30-34
始于2003年的中国新广告评选,是中国第一个非送选形式的广告评选,非送选形式使得不同代理公司的作品以最快的速度与读者见面。多年来,来自于华文世界的优秀广告作品,出现在每期的《中国广告》杂志上。本期选登的是2007年度新广告评选的年度获奖作品。金、银奖项将在2008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揭晓。  相似文献   
77.
《中国广告》2008,(12):168-174
2005年,9家本土一流广告公司创始人共同发起"中国元素"概念,13位享誉国际的著名设计师、创意总监、艺术家组成重量级评审团。2008年4月,第三届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火热开场。本届主题为"盛世中国红",呼吁创意人士用代表中国文化主色的中国红与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崛起的中国盛世相结合,以现代眼光挖掘能生动反映今天生活气息的中国本土文化元素。大赛在全球范围内共征集到作品11000多件。  相似文献   
78.
广告应成为最吸引人,最具有挑战性的行业,因为它出售了一种智慧商品——创意。在最近很多广告获奖作品中经常可见到日本创意总监Akira Kagami的大名。 Akira Kagami现任日本电通公司的创意执行长。进入电通后,他从市场部转任创意部文案,随后任电通电  相似文献   
79.
当戴森的空气倍增器获得2010年德国IF产品设计金奖时,很多人都感到非常诧异。一个外观长得像金属探测器,技术也并不先进的产品设计为何能够脱颖而出呢?然而,正是这些细微的设计理念的出现,挤压着人对产品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