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24篇
计划管理   60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62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7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心智模式是人们在长期工作生活中形成的某种特定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带有一定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一旦形成,会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一种固有模式。无论安全工作管理者还是员工,要想做好安全工作,就要不断地改变心智模式。  相似文献   
232.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和反"四风"活动的持续推进,中国已经进入廉政建设新常态。领导干部只有正确认识和冷静适应新常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不断调整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才能得到组织的认可和人民群众的尊重,才能重塑中国领导干部群像,在新的征途中开创新的伟业。  相似文献   
233.
我们要对学生的思想重视起来,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通过多种途径塑造、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环保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价值观。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学生,高素质、高技能既是培养目标,也是对高职学生的必然要求。高素质必然包括环保素质,要求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注重环境保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实施各种节能减排措施,主动与各种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高技能不仅包括对具体工作能力、工作成效的要求,也包括对环保的要求。高职学生今后主要是在各个企业的一线工作,大多数企业的主要污染往往产生于工作一线,各种节能减排措施也需要通过一线员工落实。在工作中,如果技能水平不够,不仅影响工作成效,而且也会导致更多的污染和浪费,从而与环保的要求背道而驰。相反,如果通过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减少污染,不仅可以起到节能增效的作用,也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34.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当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普遍为员工所认同所接受.并自觉遵守、实践时。才能形成企业文化。员工的正确的思想观念、处事方式和行为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来源于后天培养。  相似文献   
235.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可分为具体行为习惯和心理习惯,前者如写字、看书、动作速度等习惯,后者如思维、记忆等习惯;就习惯的作用而言,可分为良好习惯和坏习惯,好习惯使人一生受益,而坏习惯会贻误终身。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相适应的最佳行为模式,能使人付出更少,收获更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往往与学习规律相违背,严重地影响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36.
任何一个团队的经营都少不了职场文化的经营,可在团队经营的过程中,为什么有的团队士气高昂,人气旺盛,业绩突出?而有的团队却水波不兴,死气沉沉?归根结底是职场专员的思维策略和行为习惯造成的。人说心态决定命运,思想决定格局。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专员,有什么样的专员就会有什么样的职场文化。其差别就在该专员是用心经营还是疲于应付。  相似文献   
237.
江泽民主席早在2001年5月15日的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就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六大也号召全社会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国家有关部门和许多省、市政府及企业也纷纷作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决定。  相似文献   
238.
<正> (?)量现有渠道是否合理的标准是什么?当产品到达不了消费者时该如何打通渠道?其实,这些看似复杂的问题,有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行为习惯和特征进行渠道诊断和调整。  相似文献   
239.
品牌媒介     
《品牌》2005,(11):6-6
当自己亲身经历组织斗争,身陷组织禁忌,错踩公司“地雷”的时候,或许在感叹世界不公……故事不断在身边发生,甚至自己也不知不觉卷入这无名争斗中,到底什么是公司“地雷”?到底什么是组织禁忌?为什么在那里习以为常的行为习惯在这里就是禁忌?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可越是躲越是要踩上“地雷”。  相似文献   
24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青少年的生活、生长环境、学习娱乐方式,甚至包括思维方式、情感理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习惯等等,都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可以说,互联网的发展,正如一股洪流,既显示了当今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同时也夹带着污泥浊水、沉渣浮泛。一些缺乏方向感的青少年在物质准备不充分、心理准备不成熟的情况下,急不可耐地投身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