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08篇
工业经济   37篇
计划管理   258篇
经济学   99篇
综合类   165篇
运输经济   9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69篇
农业经济   46篇
经济概况   273篇
信息产业经济   7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徐艳萍 《魅力中国》2010,(25):272-272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有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是说,弹琴,既要有琴,还要有弹琴的手指,两者巧妙地统一起来,才有优美动听的琴声。教育教学过程同样如此,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和谐的校园,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教育乐章。因此,学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应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积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和谐走进语文新课堂。  相似文献   
22.
邓明 《发展》2010,(5):158-158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种草种、治穷致富活动的开展,报刊广泛引用杨昌浚吟诵左宗棠的诗:“上相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杨昌浚诗中对左宗棠推崇甚高,仰慕左的功业,流露出对左的感恩之情。因为杨昌浚是在左宗棠麾下发迹的,他革职后,又是左宗棠保荐启用的。  相似文献   
23.
在诗词教学上,教师常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对诗歌意境的赏析也是浅尝辄止,学生能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无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语言的感知能力.如何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芙,文章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4.
张炜 《走向世界》2010,(22):70-70
鲁迅先生从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谈起,指出他“之所以比较的为中国人所知,还有别一原因,就是他的助希腊独立。时当清的末年,在一部分中国青年的心中,革命思潮正盛,凡有叫喊复仇和反抗的,便容易惹起感应。”  相似文献   
25.
李商隐的政治诗反映了晚唐许多政治、军事事件和重大的社会问题,是李商隐诗歌创作中最有思想价值和认识意义的部分,也是判断其政治倾向的主要依据。李商隐一生惨淡漂泊,整日忙于生计,到老都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但他却是个勇敢的诗人,针砭时弊,直指朝廷,抨击皇帝,敢于揭开社会的伤疤给世人以清醒的认识,能够使我们看到晚唐社会必然衰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26.
陈昌国 《时代经贸》2011,(22):42-43
近几年,随着永川现代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我们在刚性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海纳百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构建“精美城市、渝西高地、幸福永川”,开创“三湖”时代,一个关键因素是抉择更实用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方式。各地区域优势、资源条件、经济基础、人文环境不同,决定着不同的人才引进方式。  相似文献   
27.
梅花     
  相似文献   
28.
《重庆与世界》2011,(4):76-77
重庆市奉节县地处长江三峡西首和库区腹心,东临三峡大坝,西靠重庆,南连张家界,北接西安,是渝东、陕南、鄂西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幅员面积4099平方公里,总人口100万,是长江三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和绝世奇观天坑地缝所在地。  相似文献   
29.
与人工智能不同,诗人总想表达着什么有这样一句诗,"阳光失了玻璃窗"。细细琢磨一下,这句诗还是有点意思的,虽然它不那么合乎人们的言语习惯。阳光普照万物,在万物之中,有些东西与阳光关系特别密切,如花朵、玻璃窗。玻璃窗的存在,就专为了承接阳光,还对阳光发出召唤。  相似文献   
30.
本文首先以李商隐《无题》诗的用意作为切入点,结合其感怀诗、政治诗篇及政治命运,指出《无题》决不是简单的爱情诗,而有更深的思想旨趣,即寄托了作者高远的怀抱与深广的忧愤。其次结合时代背景,阐释作者为何以及如何曲折言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