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61篇
工业经济   15篇
计划管理   130篇
经济学   122篇
综合类   373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217篇
农业经济   27篇
经济概况   2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对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研究,往往存在着脱离其语境的弊病。本文通过运用“文学场结构”的概念和方法,力图找到一种用“先锋文学”和“先锋文学支持网络”的悖论关系来表述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的方法,来克服和避免这一弊端,并用此方法对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研究中被忽视和曲解的一些问题做了概括性的分析,以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2.
在中国语境中,组织的原型是经纬交织的编织工艺。执行的原型是赶赴现场抓捕罪人。组织执行力的三大误区是组织执行力迷信、组织整体功能失衡、组织思考力缺失。在古老的《易经》智慧中可以找到对治之方。  相似文献   
143.
根据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违反会话准则不会产生会话含义,而只有在蔑视会话准则时才会产生会话含义.而语境在分析作为语用学研究对象的会话含义方面,其地位和作用一直不很明确.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阐述语境在会话含义分析方面的地位,从三个主要方面阐述语境在会话含义分析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4.
作为一种特殊的词语组成形式,英语习语具有自己的结构、意义。但它的语义选择受语体、语境的制约。同一习语在不同语体中,语义不同。同一习语在同一语体中,语义也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有利于二语习得者更好的掌握英语习语的语义选择,有益于对听力,阅读理解中的习语语义的隐喻性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145.
tolerance的胡适和intolerance的鲁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建 《开放时代》2005,(1):149-158
胡适也是一种文化表征,是上个世纪走失了的另一种文化形态。尽管,"胡适"这两个字,在20世纪的文化气氛中,几乎就是一个嘲笑的对象。但,正因为胡适所表征的文化具有自由主义的宽容性,所谓"有容乃大",因此,它既不以斗取胜,更不以骂为务,而是在被边缘化的漫长时间中,像芥子一样,一点一点生长。  相似文献   
146.
绣烟 《中国拍卖》2012,(10):26-33
抽象艺术在中国兴起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抽象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还必须依托西方现代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参照,随着经济环境与文化语境的不断变化.如今的中国抽象艺术早已摆脱了刚开始的参照物。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转换形成了新面貌与新风格.最重要的是这种新抽象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表达方式,让中国绘画进入国际语境。  相似文献   
147.
近二三十年来,各地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都在积极挖掘地方文化,力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地方文化研究逐渐升温。随着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积累.关注、抢救地方文化逐渐成为人们自觉的保护活动,对地方文化的整体、综合研究也成为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于是色彩各异的地方学纷纷涌现,地方学研究开始进入学科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地方文化研究面临种种学术思考,本文试从传统文化及其现代性、地方文化与全球化两方面,探讨地方文化研究中所需要处理的时间纵线和地理横线把握。  相似文献   
148.
本文从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出发,提出在跨文化语境下体现中国文化主体身份的必要性,并指出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是这一体现的最基本要求,也是避免中国文化失语的前提,最后分别从教育主管部门、教师以及学生等不同角度提出应如何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9.
杜耀中 《魅力中国》2010,(32):279-279
时下,在讨论中国艺术语境下的艺术与大众的关系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艺术与大众关系的“当代语境”做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换一句话说,在今天讨论中国的当代艺术,必须明晰它究竞有一个怎样的现实语境?艺术作为一种特殊动态的社会性产物,一种独立的文化价值形态,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有着自己的历史与传统。毫无疑义,艺术之为艺术,就在于艺术确立了以人为主体的地位,艺术应使让人活得更像人,让人不断的突破自身的有限,艺术作为人学,应该始于人,而终于人。  相似文献   
150.
英语时态的习得一直是非英语母语人士在学习英语时遇到的一个复杂问题。研究者针对非英语母语人士在英语时态使用时所出现的错误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针对这一现象,主要回顾了相关文献,发现学习者常忽略的三个主要因素为:词汇体的类型是影响时态标记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语对目标语时态习得的影响受目标语的水平和词汇体的交互影响;语境框架是维系语篇时态前后一致的重要衔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