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33篇
  免费   677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财政金融   31306篇
工业经济   1585篇
计划管理   54101篇
经济学   12664篇
综合类   5888篇
运输经济   775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15997篇
农业经济   4958篇
经济概况   896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7篇
邮电经济   92篇
  2024年   531篇
  2023年   1789篇
  2022年   1521篇
  2021年   2374篇
  2020年   1942篇
  2019年   2202篇
  2018年   812篇
  2017年   2093篇
  2016年   2256篇
  2015年   3479篇
  2014年   7450篇
  2013年   6744篇
  2012年   8709篇
  2011年   9959篇
  2010年   7987篇
  2009年   8173篇
  2008年   8730篇
  2007年   7144篇
  2006年   6599篇
  2005年   5657篇
  2004年   6077篇
  2003年   8561篇
  2002年   6340篇
  2001年   5147篇
  2000年   4969篇
  1999年   1368篇
  1998年   1176篇
  1997年   1274篇
  1996年   1014篇
  1995年   820篇
  1994年   634篇
  1993年   662篇
  1992年   535篇
  1991年   612篇
  1990年   575篇
  1989年   36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经济师》2019,(7)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为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机关和社会公益团体,其运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但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老百姓解决"最后一公里"服务,提高全民族科学技术文化素质,让更多的人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改革所带来的红利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新时期事业单位在财政税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农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决定了财政支农的必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阶段,农业的稳定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研究财政支农规模和结构,分析直接影响和决定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从而提出政策建议,提高财政支农的效果。  相似文献   
63.
64.
65.
为了增加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推动下,对原有的审计报告格式进行了改革,并要求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文章对国内外有关关键审计事项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评述,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6.
贺凤梅 《会计师》2019,(4):58-59
为了提高审计报告的使用价值,提升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财政部于2016年12月23日发布了12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对新审计报告准则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时间提出了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审计报告准则变化的解读,分析新审计报告准则变化对信息披露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68.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审计全覆盖"以及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相继出台,强化单位内部审计监督已刻不容缓。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设的监督部门,提供内向服务,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做到机构独立、工作独立和业务独立。新常态下,内部工作也必须做到"三转",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主责主业,主动出击,主动"找米下锅",主动提供咨询服务,依法依规进行审计,提高业务技能,提升主动服务的能力,重塑内审形象。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实现审计目标,提高思想境界,维护审计形象,践行审计双重领导体制,整合审计资源,夯实监督责任,加强与纪检监察深度融合,形成内部监督合力,促进单位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9.
文章利用2007-2017年我国93家区域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并结合省级宏观经济数据和地方官员变更数据,实证考察了中国地方官员变更引起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区域商业银行风险的重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官员变更引起的政策不确定性增大了区域商业银行风险;(2)地方官员变更引起的政策不确定性,通过提高银行的资产收益率降低了商业银行风险;而不确定性时期的财政扩张,通过降低银行资产收益率增大了商业银行风险;并且财政扩张的负面影响大于政策不确定性的正面影响;(3)各省的市委书记发生职位更替引起的政策不确定性对区域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更大。文章研究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财政体制与金融体制之间的联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