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95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76篇
财政金融   15285篇
工业经济   307篇
计划管理   10273篇
经济学   5898篇
综合类   2934篇
运输经济   160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4257篇
农业经济   2120篇
经济概况   514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4篇
邮电经济   18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449篇
  2022年   548篇
  2021年   703篇
  2020年   535篇
  2019年   623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528篇
  2016年   601篇
  2015年   997篇
  2014年   2565篇
  2013年   1991篇
  2012年   3007篇
  2011年   3466篇
  2010年   2552篇
  2009年   2703篇
  2008年   2640篇
  2007年   2310篇
  2006年   2069篇
  2005年   1872篇
  2004年   1787篇
  2003年   2957篇
  2002年   1983篇
  2001年   1649篇
  2000年   1715篇
  1999年   647篇
  1998年   640篇
  1997年   727篇
  1996年   610篇
  1995年   504篇
  1994年   539篇
  1993年   556篇
  1992年   397篇
  1991年   478篇
  1990年   444篇
  1989年   26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我国自1994年起在财政体制上实行了分税制体制改革,这次改革包括两个主要内容,一是在财政体制上改分级包干体制为分税制体制,二是为了保证分税制的实施相应进行了简化税制,合并税种的改革。从改革的初衷来看,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发挥国家财政的职能作用,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992.
993.
朱建华 《经济前沿》2001,(10):15-17
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1、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的变化。1979年我国的改革始发于农村,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和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农村改革以市场为取向,一是突破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体制,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和收益分配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二是突破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绝大部分农产品开放价格,供求关系实行市场调节;三是突破了单一的农产品结构,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业商业建…  相似文献   
994.
打破“三铁”,是实现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趋势。打破“三铁”,不但企业自身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而且需要社会各方面予以紧密配合,才能富有成效,达到预期目的。财政,作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作为掌握资金收入与分配的主管部门,更应从改革的大局出发,实施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95.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以及维护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品总量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事实证明,政府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主体,必须加强公共财政在优化农村公共物品过程中的作用,增加财政支农力度,明确政府间财政关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财政监督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快构建"民生财政"的步伐.  相似文献   
996.
地方财政体制权责不对称已经成为分税制后我国地方财政管理体制运行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事权划分原则性不强且缺乏法制化基础导致了政府间事权下移,地方政府级次过多与“倒轧账”式的分税模式引起了地方政府间财权上移,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造成了地方政府间财力差距日益扩大。为此,我们应选择相应的治理对策来完善我国地方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997.
石家庄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自2002年7月份成立以来,始终以充分履行财政评审职能为主线,把提高评审质量视为生命,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用好人民的血汗钱为目标,本着“防范胜于纠正”的原则,紧紧抓住投资的“入口、关口、出口”这些关键环节,重在建立“六个机制”,为管好用好财政建设资金,做好全过程的监管,逐步起到了“阀门”作用和技术保障作用,现初显成效。截至2005年12月末,共审核项目1184个,出具评审报告752份,送审额58.81亿元,审减额8.06亿元,审减率13.29%。我们建立的“六个机制”分别是:1“.先评审后编制”的机制。评审中心依据多…  相似文献   
998.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增强全民意识,大力节约能源和重要资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具体行动。常言道:“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我国首次把节约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999.
加快构建公共财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客观上要求我国的财政应由生产建设型财政向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转变。构建完整的公共财政体系,是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这一目标模式要求我国的各级财政都要转向公共财政。  相似文献   
1000.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1999年出台,后经过几次调整和改革,已经发展成为大学生"奖贷减免补"资助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关系到大学生资助体系能否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教育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目前普遍实行的由大学生所在高校为主体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已经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而其中有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政策的制度设计上,本文从高校所在地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弊病分析入手,阐述了大力推广学生生源地贷款的可行性及优势,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制度设计,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