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36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财政金融   5818篇
工业经济   5098篇
计划管理   13561篇
经济学   10325篇
综合类   3608篇
运输经济   596篇
旅游经济   439篇
贸易经济   11553篇
农业经济   8056篇
经济概况   13887篇
信息产业经济   217篇
邮电经济   526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589篇
  2022年   503篇
  2021年   701篇
  2020年   704篇
  2019年   769篇
  2018年   334篇
  2017年   767篇
  2016年   1119篇
  2015年   1817篇
  2014年   4802篇
  2013年   4062篇
  2012年   5018篇
  2011年   5467篇
  2010年   5229篇
  2009年   5151篇
  2008年   6263篇
  2007年   5373篇
  2006年   4828篇
  2005年   4818篇
  2004年   3386篇
  2003年   2948篇
  2002年   1905篇
  2001年   1644篇
  2000年   1434篇
  1999年   622篇
  1998年   558篇
  1997年   442篇
  1996年   324篇
  1995年   263篇
  1994年   217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236篇
  1990年   208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3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鲍步云 《生产力研究》2003,(3):74-77,82
人类进行社会生产 ,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 ,但也蒙上了环境恶化的阴影。这是对运动资源的认识 ,停留在静止的“能源”观上的必然结果。为此 ,必须树立动态的“生产力运动”理念 ,从本质上揭示生产力运动的内人规律性。生产力运动 ,是生产物质产品所发生的运动 ,在经济上具有不可逆、可塑、有序、周期、限额等性质。生产力系统具有正常发挥作用的正效应 ,也有造成熵增的负效应。必须重视生产力运动系统的动态的均衡以及保证地球系统的生态平衡 ,使用自然界运动资源的必须支付相应的费用 ,根本上说要建立生产力运动的绿色文明。  相似文献   
972.
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约发展、清洁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国情分析与国际竞争的视角,阐明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的根据;指出了城市在贯彻两项基本国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将其贯穿于城市长远规划和日常城市管理中.  相似文献   
973.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转变政府职能是关键因素之一。南京作为全国重要省会城市之一,对其进行这方面的解析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和参考意义。文章在简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好型城市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南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现实背景和政府困境,最后从理念、文化、改革、公从参与等方面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战略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74.
对构建"大湘西"旅游圈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张河清 《经济地理》2004,24(4):556-559
湘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紧密的地缘关系和相近的人文习俗,发展水平相当、经济交往久远,是一个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特征方面都具有较强同一性的多民族省际边界区域。湘西地区旅游开发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发挥整体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大湘西”旅游圈,共同打造区域民族旅游品牌,是培育“大湘西”旅游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民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75.
《环境经济》2005,(B04):1-2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3月1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976.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 ,原木可以把大自然改造得更加美好,但由于历史、经济发展、国际发展不平衡等种种原因,人们在环境和资源问题上出现盲目的、缺乏自觉性的行为,使资源遭到破坏,环境受到污染,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给地球的生态平衡带来了破坏。这已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977.
长白山生态经济合作会议成立以来,联合社会各界力量,科学整合长白山生态资源,培育壮大生态经济,为振兴长白山区域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吉林省区域经济合作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途径。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由“快走”变“快跑”的要求,加快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长白山生态经济已成为吉林省经济发展新的亮点,作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长白山生态经济板块,在东部长白山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8.
由宁夏中部地区的资源开发看生态建设的整体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彤慧  姜玲 《经济地理》2002,22(5):612-615
宁夏中部地区是宁夏乃至全国的土地资源及能源的重点开发区域。但是,由于其生态环境具有强烈的过渡性、复杂性和脆弱性,以往的资源开发活动已经造成了森林退缩、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与土壤盐渍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文章指出上述生态问题的产生也是人们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非整体性行为的作用结果,为此,生态建设要作为一项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从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体制建设与生态工程建设等几个侧面共同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保有以往的生态建设成果,实现本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79.
《经济咨询》2005,(2):27-27
中国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己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的多重压力。为此,本着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以及构造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并制定长期性、战略性和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商业化发展计划和行动方案,显得事关重大。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发展道路,必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80.
樊荣强 《新经济》2003,(9):30-31
跟传媒界的明友谈起,我将去珠海采访,他马上就反应说:你应该从珠海机场写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