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0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114篇
经济学   75篇
综合类   27篇
运输经济   12篇
旅游经济   45篇
贸易经济   128篇
农业经济   31篇
经济概况   34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现在的西安虽然没有了盛唐时的辉煌和霸气,身处远离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西部,发展也落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的脚步。可放眼西安城,依稀能看到长安那太平盛世、盛唐遗风,一个个在遗址修复的唐朝或者仿唐建筑,以及林立其间的钢铁森林,让古韵味和新时代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梦中旧都、满眼新意的新城市。虽然不是一个西安"土著",但是长达11年的生活让我已然融入古都长安。从2004年生活其中,一直在想用哪个词来形容这座城市,是西北五省最重要的战略城市,抑或贾平凹书中的那座穷奢极欲的"废都",抑或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抑  相似文献   
32.
正一、香日德:人文视野中的风水宝地香日德,藏语"林木繁茂的庄园",这是一方人文蕴含深厚的风水宝地。香日德镇位于海西州都兰县中部,横贯全境的柴达木河,孕育了柴达木盆地早期的文明。著名的诺木洪文化遗址遍布全境,其中的下柴开、布拉毛、柴兴等遗址,文化堆积层有1-5米之厚,覆盖面约13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石器类的斧、锤、刀、大小研磨器;骨器类有铲、凿、锥、针、骨笛、骨哨等;  相似文献   
33.
基于旧城市空间发展问题的研究以及历史文脉的创新与保留,结合触媒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将新的建造植入工业铁路遗址基地中去,将城市记忆延伸到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探索从历史记忆到创新城市的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34.
正工程概况项目(经国家文物局和山西省政府于2010年正式批准建设立项)位于大同市云冈石窟景区内西侧,风貌保护区范围内,是整个云冈石窟景区改造的子项之一。项目建设用地位于景区的西南部,北面为北魏石窟,东侧为绿化带,  相似文献   
35.
四川据蜀道之难、三峡之险,在古代中原人的眼中是遥远、神秘,甚至是落后的蛮荒。近年来,三星堆、金沙遗址的发现,证明四川拥有比商周时期更加悠久,风格独特的青铜时代。李白所说的“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已经被出土文物梳理得越来越清晰。  相似文献   
36.
黄富莲 《魅力中国》2014,(10):78-78
光泽县位于福建西北部,处武夷山脉,与江西接壤,是闽江上游三大支流中富屯溪的发源地。“池湖遗址”座落在池湖村,池湖村隶属光泽县崇仁乡,地处富屯溪上游的北溪东岸,西南隔溪与崇仁乡相向,南距光泽县城6公里。  相似文献   
37.
旅顺因其丰富独特的近代遗迹遗址而使旅游业日益蓬勃发展,但随着规模不断扩大,缺乏整合设计等使其中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针对其旅游秉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简略的整合设计方案,以期促使其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8.
水洞沟遗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社会环境良好,自然环境独特,历史文化悠久的旅游资源禀赋。基于遗址保护的水洞沟旅游开发,银川市政府应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强保护为根本导向,优化总体布局规划,设计出保护与开发并重。历史遗址文化特色与现代旅游功能定位兼容的观光旅游产品、体验型旅游产品和主题型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39.
山西 晋     
山西在春秋战国时期,大部分地区属于晋国,所以简称为晋。山西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很多,是人类历史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芮城西河度文化及合河文化和云南的元谋猿人属于同期,250万年以前,山西已经有了最早的原始人类。中  相似文献   
40.
杨振国 《走向世界》2011,(28):60-62
甲骨文是中国已知古文字中时代较早、体系较为成熟的文字,因其契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目前发现的甲骨集中在商代晚期都城殷墟(今河南安阳),另外在山东大辛庄商代遗址、陕西周原周代遗址中也有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