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559篇 |
免费 | 233篇 |
国内免费 | 66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5634篇 |
工业经济 | 2515篇 |
计划管理 | 7691篇 |
经济学 | 4478篇 |
综合类 | 1452篇 |
运输经济 | 524篇 |
旅游经济 | 33篇 |
贸易经济 | 5777篇 |
农业经济 | 3129篇 |
经济概况 | 6378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70篇 |
邮电经济 | 1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7篇 |
2023年 | 395篇 |
2022年 | 479篇 |
2021年 | 682篇 |
2020年 | 570篇 |
2019年 | 430篇 |
2018年 | 154篇 |
2017年 | 371篇 |
2016年 | 538篇 |
2015年 | 1059篇 |
2014年 | 2835篇 |
2013年 | 2394篇 |
2012年 | 2896篇 |
2011年 | 3176篇 |
2010年 | 2428篇 |
2009年 | 2566篇 |
2008年 | 3206篇 |
2007年 | 2903篇 |
2006年 | 2791篇 |
2005年 | 3123篇 |
2004年 | 1150篇 |
2003年 | 828篇 |
2002年 | 538篇 |
2001年 | 499篇 |
2000年 | 486篇 |
1999年 | 216篇 |
1998年 | 206篇 |
1997年 | 148篇 |
1996年 | 160篇 |
1995年 | 87篇 |
1994年 | 58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57篇 |
1991年 | 77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逐步趋强并渐显高度活跃态势,迁移流向趋于多元化,而教育逐步成为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基于2009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我国137个城市的重点中学数量对市际人口户籍迁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137个城市范围看,重点中学数量对于一个城市的人口迁入有着正向作用.但是,这种正向拉力作用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西部城市的教育发展水平相较于中部、东部城市吸引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2.
13.
<正>实施书院制教育是中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有效尝试但高校书院制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在管理体系、管理人员专门化程度、国际化水平、与原有制度契合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需要探讨书院制建设的对策。一、书院制及其建设现状书院制是高校中以书院为载体的一种重要教育体制。其历史渊源已 相似文献
14.
雍昕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0,(10):64-74
随着"智能制造"战略的推进,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技术正在重塑我国制造业劳动者的技能结构。本文利用2018年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分析了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技术对制造业不同岗位员工的技能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技术会提高制造业员工的总体技能水平,但对不同岗位员工的技能水平影响存在异质性:技术升级显著提高了机器操作工和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而普通工人和文员的技能水平则呈现下降的趋势。作者认为,在技术升级背景下,需要关注广大制造业普通工人缺乏技能提升空间的问题,推动技术升级与技能提升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关于道路客运集约化经营已有不少谈论,并各执一词。笔者认为,对什么是集约化经营、如何实现集约化经营等问题,仍需深入探讨、科学理解和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6.
17.
18.
高速公路客运组建企业集团经营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业内通达能力、运行条件改善的小环境,对高速公路客运发展既提出了战略性转移的要求,也提供了必要条件。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成为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客运发展战略的主要取向。文章分析了高速公路客运的特点,针对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组建客运集团的必要性,探讨了发展集约化经营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分析安徽省经济增长的现状,利用R4.2.1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探究安徽省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为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城镇化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都能促进安徽省区域经济的增长。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1)改善人口户籍制度,促进农业人口流动,解决农民进城市生活难的问题;(2)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一二三产业,提升现代服务水平;(3)优化产城空间布局,加快产城融合,促进城市发展联动;(4)完善城市基础建设,发展智能化城市,切实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